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借鏡新加坡2-1》分級醫療未落實 恐成國際醫療推廣阻力

2025/03/02 14:57

MET日前率領多家醫院赴新加坡進行國際醫療服務拓銷活動,並與新加坡企業就醫務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記者林志怡攝)

MET日前率領多家醫院赴新加坡進行國際醫療服務拓銷活動,並與新加坡企業就醫務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記者林志怡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我國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通過醫療等軟實力輸出,在國際關係尋求破局。但多位醫師認為,台灣的分級醫療沒能落實,不只造成國內醫療體系的負擔,對於發展國際醫療、輸出醫療資源都有影響。

MET由國內12大醫療服務體系、3家學協會及4家健康醫療產業業者捐助成立,是台灣對外最大醫療合作平台,負責協調、媒合各項國際醫療與產業互動事宜,並於去年11月率領多家醫院赴新加坡進行國際醫療服務拓銷活動,並與新加坡企業就醫務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

新加坡OUE集團首席營運官陳一中指出,OUE集團在新加坡具有120餘家醫院與診所,也向外拓展醫療業務,投資印尼、緬甸等醫療機構,但對於集團而言,建醫院不是最優先事項,集團更著重於發展基層照護,希望患者在診所、公私立完成醫療需求,減輕醫院的負擔。

新光醫院泌尿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文祥指出,新加坡作為醫療輸出國很長一段時間,且新加坡具有靈活的醫療生態,一位主治醫師在公立醫院從業多年後,會有離開公共單位、轉往私立單位就職的傾象,也因此該國具有很強的診所聯盟,並具備許多可以外銷的醫療資源。

對於台灣現況,邱文祥指出,台灣的醫師生態與新加坡相反,多數台灣醫師在大型醫學中心從業很長一段時間後,偏好繼續在大型醫學中心就職,獨立開業、到診所等經營的意願相對不高。

邱文祥認為,新加坡資深醫師會前往基層進行照護,這是當地與台灣醫療間最大的不同,也因此比較難產生像新加坡這樣的診所聯盟體系,組成類似「小型機動部隊」的醫療外銷團體,靈活度相對較低。

然而,義大大昌醫院院長張基昌直言,各國都希望醫療是金字塔型,讓決大部分的醫療需求在基層照護解決,大型醫療院所則負責急重難罕,但難就在於如何克服人心,台灣目前仍未能落實分級醫療,除了對醫療體系造成的負擔外,也不利於我國向外輸出醫療資源,或推廣國際醫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