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糖友怎麼吃? 研究分析4飲食法 醫最推「它」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血糖波動與飲食息息相關,尤其對於糖友而言,選擇正確食物是首要關鍵之一。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分享1項研究,分析地中海、植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生酮飲食,在第2型糖尿病管理上的益處和潛在風險;對此,他會首推「地中海飲食」,不過仍建議根據自身需求、執行的難易度等,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
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引述1項2025年3月發表在《臨床內分泌和代謝雜誌》的研究,並整理出重點。首先,地中海飲食連續多年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為飲食法第1名,已被證實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且有助於減重,降低23%糖尿病發生風險,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化血色素(HbA1c)和空腹血糖,可能降低對降血糖藥物治療的需求。
不只如此,地中海飲食亦能改善血脂,降低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並增加好膽固醇(HDL),有助於降低整體心血管風險。
不過,地中海飲食仍有些潛在風險。蔡明劼指出,研究人員認為,在長期執行下,可能因成本和獲得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的便利性而變得困難,新鮮蔬果保質期短、運輸成本高,價格可能高於超加工食品;再者,社會經濟地位或獲得優質食品市場的機會也可能限制其推廣,對於文化飲食習慣的差異也可能構成挑戰。
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
蔡明劼提及,研究顯示,植物性飲食具較高的蔬菜攝入量,抗氧化能力強,富含多種維生素,同時,又能減少或完全消除動物性蛋白質,降低膽固醇、總脂肪和飽和脂肪的攝入,可改善心血管代謝疾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有益於代謝症候群,還能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和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更有項觀察性研究顯示,減少肉類攝入與降低糖尿病風險有關;另1項統合分析則顯示,植物性飲食與HbA1c顯著降低0.39%相關。此外,首個大型隨機臨床試驗,針對純素飲食、傳統糖尿病飲食與治療第2型糖尿病效果顯示,純素飲食組的HbA1c下降更顯著(1.23個百分點),且更多人減少糖尿病藥物使用,同時體重也顯著下降。
蔡明劼表示,不過,植物性飲食仍有些潛在風險,研究人員認為,純素飲食(最嚴格的植物性飲食形式)可能導致蛋白質、維生素B12、鋅、鐵、維生素D、鈣和硒等微量和巨量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生物利用度較低,且對於兒童和孕婦的益處或風險尚不清楚,令人擔憂;1項對18項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則強調,對無肉飲食與憂鬱和焦慮相關的擔憂,況且長期堅持可能因成本和便利性而變得困難。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Low carbohydrate diet)
研究認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於血糖控制不佳、可能需要減少降血糖藥物者來說,是另1種可行的治療選擇。1項包含25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發現,碳水限制在總熱量<26%的飲食,在3個月和6個月時對降低HbA1c的影響更大;另1項包含10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顯示,相比於較高的碳水飲食,低至中等碳水飲食之HbA1c降低 0.34%,但在1年或更長時間後,2組HbA1c相似。
除此之外,1項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堅持低於每天130克或低於總熱量26%的低碳水飲食,在6個月時有較高的第2型糖尿病緩解率。6個月時還觀察到三酸甘油酯改善、體重減輕和胰島素敏感性提高,但在12個月時這些益處有所減弱。
1項包含33項隨機對照試驗和3項對照臨床試驗的系統性回顧發現,在短期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40%能量)比低脂飲食(≤30%能量)更能降低HbA1c,1年後此差異減小,2年後差異消失;另1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為期6個月的低碳水飲食(≤20%能量)降低HbA1c,並觀察到體重、腰圍和身體質量指數的下降,同時總脂肪量和瘦體重也有所下降。
蔡明劼指出,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益於糖尿病患者,但仍有潛在風險。首先研究人員說,低碳水之比例無統一定義,使得研究結論具有挑戰性;僅顯示短期內具積極成果,但長期益處在1至2年後減弱,且大多數人難以長期堅持,亦缺乏支持長期改善的顯著證據;最重要的是,長期食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導致微量或巨量營養素缺乏,還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
研究提及,大多數標準生酮飲食的目標是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每天<50克(10%)、高脂肪(70%),和中等蛋白質(20%)攝入,統合分析顯示,生酮飲食對超重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HbA1c、三酸甘油酯、和好膽固醇有正面影響。另1項統合分析也顯示,生酮飲食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HbA1c、增加HDL,並降低身體質量指數、降低三酸甘油酯,且微幅降低壞膽固醇。
研究表示,生酮飲食作為短期干預,具有快速減重和代謝結果,常用於治療肥胖症、糖尿病以及兒童癲癇、嬰兒痙攣、阿茲海默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躁鬱症。
研究強調,但該飲食法非常嚴格,難以維持。在極低碳水化合物攝入和高脂肪攝入的情況下,快速減重通常伴隨著壞膽固醇升高,恐不利於長期心血管健康;尤其在長期食用生酮飲食的情況下,apoB含量脂蛋白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明確擔憂。另外,這種飲食可能導致微量或巨量營養素缺乏、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地中海、植物性具長期益處
蔡明劼總結,研究主張,地中海飲食和植物性飲食被認為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長期可行且成功的營養策略,對於降低糖尿病風險、改善血糖控制、減重和降低心血管風險上,具廣泛的益處;至於,低碳水化合物和生酮飲食,則在短期內也顯示出代謝益處,但長期益處有限且難以維持,同時也存在微量營養素缺乏和心血管風險的擔憂。
蔡明劼說,若要問我最推薦哪個飲食法,會首推「地中海飲食」。不過,也強調,世界上沒有最好的飲食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法,應根據自身需求、執行的難易度、可能的副作用及是否能長期遵循等方向考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便能常保健康之道。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