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真有效! 美研究:子宮頸癌前病變降8成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醫療網站《MedicalXpress》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於3月1日發布最新報告,進一步證實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有效降低美國年輕女性的子宮頸癌風險。研究顯示,2008年至2022年間,20至24歲接受子宮頸癌篩檢的女性的癌前病變發生率下降約8成。這項發現以數據駁斥爭議,為疫苗的安全性與效益增添科學佐證。
HPV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病毒,多數感染無症狀且可自行消退,但部分未清除的感染可能演變為癌症。根據CDC統計,全美每年約新增3.7萬例HPV相關癌症,其中以子宮頸癌最為突出。為此,美國自2006年起建議11至12歲女孩接種HPV疫苗,2011年起擴及同齡男孩,並允許26歲以下未接種者補打疫苗。如今20多歲的女性,多屬接種世代,疫苗效益在此族群中顯現。
報告涵蓋2008至2022年全美五個監測點的數據,刊於《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報》(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研究發現,隨著疫苗接種率提升,20至24歲女性的癌前病變比率下降約80%,顯示疫苗有效阻斷高風險HPV感染。
國際趨勢與此一致,多國報告顯示,年輕且接種率高的族群中,子宮頸癌前病變顯著減少。美國因無全國性癌症登記系統,透過五地抽樣推估全國情況,研究方法具代表性。
然而,HPV疫苗曾引發爭議。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於2019年公開質疑疫苗安全性,稱其為「史上最危險疫苗」。他與反疫苗團體關係密切,並涉入針對疫苗製造商默克(Merck)的訴訟,計畫將相關收入轉讓家人。此立場與科學共識相悖,CDC報告則以數據駁斥其說法,強調疫苗安全性經嚴格驗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