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上班族長出良性腫瘤 確診乳房管狀癌
〔記者陳奕劭/新北報導〕42歲上班族女性陳小姐不抽菸、不喝酒、沒有家族病史,自費健康檢查發現一顆良性腫瘤,但因影像特徵可疑,她聽從醫師建議,安排自費的「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術後確診「乳房管狀癌」,後續僅需進行乳房保留手術與前哨淋巴結摘除術,目前已恢復良好,無須化學治療。
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表示,早期發現乳癌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尤其許多乳房腫瘤在初期並不會引起症狀,若能在乳癌第一期即時發現並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到98%以上;衛生福利部從今(2025)年起也將2年1次的乳房攝影檢查補助對象,從原本的45至69歲擴大至40至74歲女性,4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史,例如祖母、外婆、母親、女兒或是姊妹有人曾罹患乳癌者,也更應定時參加公費乳房篩檢。
黃星華指出,「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結合超音波影像,利用真空抽吸及切片針,將良性腫塊抽吸出來,兼具診斷與治療功能,術後的疼痛感大幅下降,患者隔天即可恢復日常生活。此手術主要適用於良性腫瘤、乳房異常鈣化病灶需進一步檢查,或是影像檢查結果可疑,但穿刺無法確診者,但若病理結果顯示為非典型性乳管增生(ADH),仍建議採取傳統手術切除,以降低癌變風險。
黃星華提醒,乳房腫瘤的發生與遺傳、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即使沒有家族病史,仍可能因「體細胞基因突變」而導致腫瘤生長,建議40歲以上女性應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確保自身的健康,有家族病史或高風險族群應提前篩檢,若發現腫塊、疼痛、乳頭異常分泌,應及早就醫診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