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男中風手「不舉」復健+經顱磁刺激助改善
〔記者張協昇/南投報導〕南投59歲蔡先生熱愛球類運動,去年底因為身體左側無力,被送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就醫才發現是腦中風,經過治療及復健,蔡先生的下肢恢復良好,但是左手仍然無力,連拿筷子、扣鈕扣都成了問題,經醫療團隊為蔡先生進行自費「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現左手力量明顯改善,可握起水杯,相信不久後可以重拾喜愛的運動。
南投醫院復健科醫師林建仲表示,蔡先生是因為缺血性中風導致右側大腦受損進而影響左側肢體無力。中風後的神經修復需要時間,但如果大腦運動迴路無法有效重建,患者的肢體功能可能長期受限,生活大受影響。
林建仲醫師進一步說明,「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種利用磁場誘發腦部神經元活動的技術,已被證實能夠改善中風後的運動功能。在治療過程中,醫療團隊針對蔡先生的大腦運動皮質區,以低頻rTMS抑制未受損半球的過度活躍,並透過高頻rTMS增強受損半球的神經活動,以達到大腦功能的平衡。
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張鈞渝指出,蔡先生接受rTMS治療每週5次,每次約30分鐘的療程,並同時搭配密集的物理與職能治療。經過4週的治療後,他的上肢活動能力明顯進步,能夠自主抬高手臂,並逐步恢復手指的抓握與伸展功能。
林建仲醫師強調中風後半年內的黃金復健時期,除了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復健訓練,在接受醫師評估及討論後,也可以將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納入復健選項,有機會幫助中風後的神經功能重建,惟該治療目前尚未納入健保,患者須自費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