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30多歲女下體、口腔「菜花」處處開 藥物加疫苗減少復發

2025/02/25 19:19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金貞伶指想防「菜花」性病上身,性行為對象宜單純、安全,也可打疫苗預防。(記者王俊忠攝)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金貞伶指想防「菜花」性病上身,性行為對象宜單純、安全,也可打疫苗預防。(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1名性生活較複雜的30多歲Y姓女子,到郭綜合醫院婦產科初診說陰道分泌物多、會陰部有腫瘤,內診診斷是俗稱「菜花」的尖型濕疣,手術切片也證實無誤。Y女1個月後回診發現口腔有新菜花、陰部也局部復發,患者接受藥物治療與打第1劑9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最近1次回診僅陰部有少量病灶局部復發。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金貞伶指出,想防菜花上身、處處開,可打公費或自費的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屬於性病的菜花最大宗傳染途徑是性行為,她建議性行為對象宜單純、不要過於複雜,且最好戴上保險套、保護彼此;免疫力差者,也要防範環境他人接觸,雖然這傳染途徑機率低,但仍要注意自身皮膚的破損或傷口,避免接觸傳染。

金貞伶表示,菜花初期無症狀、不痛不癢,疣狀病灶可出現在生殖器周圍皮膚或黏膜,因不同形式的性行為(例如口交),病灶亦可能出現在口腔,可能伴隨搔癢、出血、排尿困難或異味。此病不分性別、任何年齡均可能發生,發病高峰族群多為性生活活躍者;但無性行為者亦可能因間接接觸患者分泌物而感染。

口腔黏膜內的性病菜花病灶。(郭綜合醫院提供)

口腔黏膜內的性病菜花病灶。(郭綜合醫院提供)

治療目標為去除可見病灶,約30%病灶可於4個月內自行消退。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手術、冷凍治療、藥物等,選擇依病灶大小、部位及患者需求來決定,菜花復發率約35%-75%,與患者免疫狀況、疫苗接種、性行為頻率及保險套使用有關。

金貞伶說,菜花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所致,HPV有200多種分型,分為高風險型與低風險型。高風險型與子宮頸癌、外生殖器癌有關;低風險型則會導致菜花,主要致病病毒株為HPV 6型與11型,潛伏期2-8個月,期間具傳染性,與受感染的伴侶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感染率高達70%。

據澳洲數據,HPV疫苗施打後女性菜花診斷率減少58%、男性減少45%。15-20歲年輕族群於2016年至2018年間菜花診斷率低於1%,顯示打疫苗對防菜花是有效益的。金貞伶提醒民眾如發現疑似菜花病灶應儘早就醫,接受正確診斷與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