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冠狀病毒HKU5 外界憂大流行?疾管署:須中4條件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中國研究發現一種蝙蝠冠狀病毒「HKU5-CoV-2」,可透過與COVID-19相同的途徑進入人體細胞。我國衛福部疾管署今(25日)表示,若要引發大規模感染,需要符合可感染人類細胞、在人體內進行複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以及具有致病力等4條件,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評估造成大流行的機會不大,我國會持續風險評估。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這個病毒由中國武漢實驗室團隊發現,並且投稿到國際期刊發表,由於此蝙蝠細胞中的冠狀病毒,可以與哺乳類、甚至人類細胞結合,可以感染人類呼吸道與腸胃道等,因此被認為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甚至會發生大流行。
曾淑慧指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都是由冠狀病毒引起,因此此次中國的發現,引起國際社會注目。然而,目前相關研究主要是在實驗室,利用分子生物學、冷凍電子顯微鏡了解細胞結合狀況,是否造成人畜共通,甚至大流行,仍需要更多研究。
曾淑慧說明,之前造成新興傳染病流行的冠狀病毒,除了可以感染人類細胞外,還能夠在人體內做一些複製,也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更重要的是致病力,造成心肺血管等重症或死亡,才有大流行的可能性。
曾淑慧指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研判,此病毒造成大流行的機會不大,但我國仍要審慎評估,需了解病毒與研究的狀況,會隨時進行風險評估。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