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用Threads好累? 心理師:避免被過度影響4招

2025/02/21 19:22

心理師發現,Threads的演算法容易製造對立,而大腦其實不擅長於處理過多的衝突,才會讓人覺得看Threads好累;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心理師發現,Threads的演算法容易製造對立,而大腦其實不擅長於處理過多的衝突,才會讓人覺得看Threads好累;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臉書讓你跟同溫層交流,Threads上卻頻頻看到讓你「不舒服」的串文,甚至開始與網友起爭執?諮商心理師蘇琮祺發現Threads的演算法容易製造對立,而大腦其實不擅長於處理過多的衝突,才會讓人覺得看Threads好累。想保護自己避免受到社群媒體的過度影響,要意識到自己被影響主動選擇資訊來源適時減少使用時間避免過度比較,就能航行在數位海洋上,同時保護好自己的心靈。

蘇琮祺在臉書專頁「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分享,他在Threads發一篇心理師倫理的相關貼文,立刻就有人留言「這是不是gaslighting(煤氣燈效應)」、「你這句話就讓我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了」,這些用語似乎在年輕族群中非常流行,但看在中生代心理師的眼中,心底卻充滿了焦慮「我到底是該跟他們解釋,還是就算了不要回應?」,隨後發現有300字數限制,決定作罷。

蘇琮祺表示,統計顯示,臉書這幾年的使用者年齡層明顯提高,年輕族群早轉戰IG、TikTok,現在則是大量湧入Threads,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世代之間的數位落差。當不同年齡層的人使用不同的平台,彼此之間的對話機會就會減少,甚至可能導致誤解。例如:年輕人可能覺得長輩「跟不上潮流」,而長輩則覺得年輕人「用詞浮誇」,其實都是因為彼此的社群語言正在改變,而不同平台所提供的溝通模式也大相徑庭。

年輕人可能覺得長輩「跟不上潮流」,而長輩則覺得年輕人「用詞浮誇」,其實都是因為彼此的社群語言正在改變;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年輕人可能覺得長輩「跟不上潮流」,而長輩則覺得年輕人「用詞浮誇」,其實都是因為彼此的社群語言正在改變;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社群媒體如何影響心理狀態

蘇琮祺說,在心理學上「資訊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與情緒。例如:長期待在同溫層的人,容易強化自己的觀點,產生確認偏誤,甚至對不同意見的人產生排斥;而長期暴露在對立資訊中的人,則可能變得更加焦慮、憤怒,甚至覺得世界變得更混亂。

蘇琮祺提到,「社群比較心態」也是一個常見的問題。Threads這類的平台因為內容更新速度快,容易讓人不自覺地與他人比較,進而產生焦慮。例如:看到別人的生活過得很好,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遜?看到別人發表犀利的觀點,可能會擔心自己的想法不夠有深度。這些心理影響,除了源自網路公司的成癮設計之外,也來自於我們對社群媒體的使用習慣。

Threads這類的平台因為內容更新速度快,容易讓人不自覺地與他人比較,進而產生焦慮;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Threads這類的平台因為內容更新速度快,容易讓人不自覺地與他人比較,進而產生焦慮;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保護自己  避免被社群媒體影響

●意識到演算法的影響:當你發現自己的情緒因為社群媒體變得焦躁、憤怒時,先停下來想一想,這真的是你的真實感受?還是被推送的內容影響了你的情緒?

●主動選擇資訊來源:不要只依賴演算法推送的內容,試著主動關注不同立場的資訊,避免陷入同溫層或過度對立的資訊環境。

●適時減少使用時間:當你覺得社群媒體帶來的負面情緒多於正面情緒時,不妨試著減少使用時間,給自己一些數位排毒的機會。

●避免過度比較:記住社群媒體上的生活往往只是片段,不是全部。與其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不如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