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引進蘋果晶片開發3大AI利器 精準診斷高效率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AI科技的進步也提升醫療診斷的精準度,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20)日宣布與洞視科技合作,運用邊緣人工智慧技術與最新Apple M4晶片,並發展出「乳房攝影影像品質檢測系統」、「氣管內管異常警示系統」、「心因性猝死風險預警系統」3大醫療AI模型,可更精準診斷病因,提供更高效率的醫療服務。
高醫秘書蔡明儒指出,乳房攝影接受檢查時,受檢者最少需拍攝4張影像以上,其影像品質會影響乳癌檢出率。高醫與洞視科技合作開發的「乳房攝影影像品質檢測系統」,可讓拍攝更為精準,充分運用AI技術提升診斷準確性、優化醫療效率,未來更可運用於乳房攝影巡迴車,深入至原鄉部落。
蔡明儒表示,像是加護病房一向也是醫院中最為複雜的關鍵環境之一,「氣管內管異常警示系統」在面對病情危急且嚴重的病人,能透過影像辨識輔助判斷病人的氣管內管位置的正確性,協助預估病人氣管內管拔管成功率,確保醫療人員能迅速應對潛在風險,顯著降低內管滑脫的發生率。AI預判準確率高達96%,不僅能有效降低病人的併發症與死亡率,還能大幅減輕醫療人員的負擔。
高醫副院長林宗憲說,自己是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團隊研發的「心因性猝死風險預警系統」,能即時分析病人心電圖數據,提供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該系統的輕量化設計可靈活使用於基層醫療機構,特別適合原鄉地區使用,能透過長期數據追蹤,協助醫療人員掌握病人病況,減少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真正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