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雨水」春雨綿綿濕氣重! 中醫曝3食物養脾胃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進入「雨水」節氣,表示春天到了,降雨增多;對此,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表示,此時氣候潮濕,容易導致濕寒之邪傷及脾胃,進而影響營養吸收,因此建議選擇好消化且健脾食物食用,如小米粥、山藥、紅薯等,避免油膩、生冷食物,並做好保暖及適度運動,護健康。
調養脾胃
黃上邦提及,雨水時節,春雨綿綿,氣候潮濕,導致濕寒之邪傷及脾胃,尤其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倘若身體濕氣過重,將影響脾胃功能下降,影響營養吸收,為了維護脾胃功能,選擇容易消化且健脾的食物相當重要,如小米粥、山藥、紅薯等。同時,避免油膩及生冷的食物,可減少對脾胃的負擔。另外,適度運動也有助於促進脾胃的運行,增強身體抵抗力。
保暖祛濕
雨水過後,氣溫雖然開始回升,但濕度也逐漸升高,寒氣仍尚未完全散去,應保持適當保暖措施,以有效抵禦外界的濕寒。黃上邦說明,外出時,可選擇輕薄的衣物,尤其是對於腹部及足部的保暖。除此之外,潮濕環境易滋生黴菌及病菌,可能引發過敏或呼吸道等問題,儘量避免長時間待在潮濕的環境,並透過使用除濕機,保持室內乾燥,以減少濕氣對身體的影響。
消除倦怠
黃上邦指出,雨水正值氣候交替變換的時節,身體適應不了會有疲憊症狀,若體內濕氣多,可能引發食慾不振、疲倦、濕疹等問題,建議可食用紅豆薏仁湯、四神湯等食物,將身體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此外,也應保持良好作息,讓身體更好的適應氣候變化,減少春睏發生,改善氣候不穩定所帶來的不適與疲憊。
養生按壓3穴位 醒腦健腸胃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心,兩耳連線之交會處。將掌心放在百會穴上,由輕至重,順時針、逆時針方向交替按揉,約莫5分鐘,可安神醒腦、開竅明目、提升陽氣。
●太衝穴:位於足背之第1、2足趾骨所連接部位之凹陷處。以拇指指尖垂直由下往上揉按太衝穴,有明顯痠痛感即可,有調節肝氣、紓壓助眠、清熱明目之功效。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下方凹陷處,朝腳踝方向延伸4根手指寬處。建議取適當乳液,來回按揉足三里穴,直至有痠痛感即可,以通經活絡、強健腸胃、疏風化濕之功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