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脂肪肝是B肝護符?台大:B肝合併症影響死亡率 研究新方向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讓人意想不到的現象,B型肝炎患者若僅有單純脂肪肝,死亡風險竟比沒有脂肪肝的患者降低一半!不過醫師強調,B型肝炎合併脂肪肝的患者中,有超過9成並非單純脂肪肝,而是伴有其他代謝異常;因此不建議刻意營造脂肪肝來降低死亡率,但可進一步研究機轉,提供未來藥物研發等治療方向。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蘇東弘指出,B型肝炎影響全球超過3億人,是肝硬化與肝癌的主因,台灣目前約有170萬至200萬名B肝帶原者,隨著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代謝異常越來越普遍,台大醫院肝炎研究團隊投入探討代謝異常和脂肪肝對B肝病人的長期影響,並針對逾萬名B肝患者進行長達15年的追蹤分析。
蘇東弘說,結果發現,如果患者合併代謝症候群,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死亡風險將大幅增加,甚至飆升至2倍以上,尤其「糖尿病」影響最大,若血糖控制不良,肝病死亡風險增加4倍。然而,研究也意外發現,僅有「單純脂肪肝」但未合併其他代謝異常的B肝患者,死亡風險卻減少約五成。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黃上秦進一步說明,脂肪肝可能抑制B型肝炎病毒活性,減少病毒複製並提升清除率,進而降低肝癌和肝硬化的風險,此外,輕度脂肪肝患者較少出現肌少症,而肌少症是預後不良的指標。然而,若合併代謝異常,死亡率反而上升,真正有助存活的是脂肪肝輕微且無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但這類人極為少見。
黃上秦強調,解讀脂肪肝與B型肝炎的關聯時要特別小心,因為有9成的B型肝炎合併脂肪肝患者,同時伴隨代謝症候群,且要精準達到輕微脂肪肝的狀態極為困難,無法要求病人「有脂肪肝但不變胖」,這在人為操作上幾乎不可能。不過,透過相關研究,有望深入了解脂肪抑制B型肝炎病毒的機轉,由於B型肝炎目前尚無解藥,若能證實脂肪的抑制效果,或許可作為未來治療的方向。
台大醫院今(12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除B型肝炎外,劉振驊教授團隊發現C型肝炎患者即使清除病毒,若合併代謝異常脂肪肝,肝癌風險仍顯著增加,這兩項突破性研究近日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肝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也指出,對未感染B型肝炎的人而言,脂肪肝與胰島素阻抗相關,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健康問題,對身體有害,此外C型肝炎研究也顯示,脂肪堆積對肝臟健康不利,需釐清脂肪肝對不同人群的影響,避免誤解相關風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