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桃園市立醫院落腳八德霄裡公園 最快2033年底營運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桃園市是6都中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城市,在爭取成立第3個次醫療區後,市長張善政今(12)日於市政會議宣布,桃園市立醫院確定落腳八德區霄裡公園,可服務八德、中壢、大溪、復興等區約90萬市民。計畫投資91.4億元興建,以區域醫院並朝準醫學中心為目標,並採BOT民間興建、營運模式,最快在2033年底開始營運,未來也將擴大建立2個分院,「市立醫院算是邁出漫長程序的第1步」。
桃園市人口已超過233萬人,但醫療量能不足且區域不均,中大醫院、清大附設桃園醫院等大型醫院設置案都卡關,地方爭取興建市立醫院已久,張善政表示,桃園市原本僅有南、北2個次醫療區,床位已經額滿,沒有多餘配額設置新的醫院。春節後,衛福部已正式公告桃園市成立第3個次醫療區,取名「平德」代表平鎮、八德,因此有足夠的床位配額釋出,而市府去年即委託顧問公司,在桃園尋找適當地點,最終從19個地點中擇址八德區霄裡公園。
張善政表示,八德霄裡公園出線的原因,主要考量包括土地取得是否便利、周邊人口數、交通是否便利、周邊醫療需求等,霄裡公園雖然位在八德區,但位處南、北桃園交界位置,可服務中壢、平鎮、大溪、復興等多個行政區高達90萬市民,也鄰近未來捷運綠線G29站、周邊有多條路幅寬闊的主要道路,且八德區目前沒有任何醫院設置。
張善政表示,粗估市立醫院將投資金額將達91.4億元,定位將以區域醫院、準醫學中心標準來建設,預計設立急性一般病床499床、特殊及專科病床約150床,以及桃園市目前非常欠缺的24小時兒科急診,並設立特色醫學中心、綜合式長照機構,強調「醫養合一、智慧照護」,擴大服務老年及婦幼族群。
張善政表示,市立醫院將採BOT模式,在期程上除了都市計畫變更、衛生局及衛福部審查,也將啟動招商,這樣的模式在其他5都有成功先例,BOT是民間興建、營運,必要時市府給予財務幫助,若一切程序順利,市立醫院最快2033年底可以開始營運,除了市立醫院總院,未來希望能夠建立至少2個分院,平衡區域間醫療資源。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