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逆轉糖尿病! 11種低GI穀類 取代白飯穩血糖

2025/02/11 07:30

洪泰雄說,白米飯可以用糙米、燕麥、藜麥、薏仁、蕎麥、紅藜、小米、黑米、南瓜、山藥、地瓜(適量)等替代,以減緩血糖快速上升;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洪泰雄說,白米飯可以用糙米、燕麥、藜麥、薏仁、蕎麥、紅藜、小米、黑米、南瓜、山藥、地瓜(適量)等替代,以減緩血糖快速上升;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第2型糖尿病(T2D)與胰島素阻抗、慢性發炎及不良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然而,透過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能夠有效改善血糖控制,甚至逆轉糖尿病。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發文指出,透過合理搭配全穀類、優質蛋白、低糖乳品、高纖蔬果及健康油脂,能改善糖友健康狀況;其中,白米飯可以用糙米、燕麥、藜麥、薏仁、蕎麥、紅藜、小米、黑米、南瓜、山藥、地瓜(適量)等替代,以減緩血糖快速上升。

低GI碳水化合物 減少血糖波動

在主食選擇上,洪泰雄建議以低升糖指數(GI)的未精製全穀類為主,如糙米、燕麥、藜麥、薏仁、蕎麥、紅藜、小米、黑米、南瓜、山藥、地瓜(適量)等,以減緩血糖上升。他提醒,應避免精製澱粉類(如白飯、白麵、白吐司)及含糖飲料、過量加工穀物(如玉米片、即食燕麥),以減少血糖劇烈波動。此外,可透過將白米飯替換、早餐改以無糖燕麥搭配堅果及優格等方式來實踐。

洪泰雄推薦,早餐改以無糖燕麥搭配堅果及優格等方式來減少血糖波動;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洪泰雄推薦,早餐改以無糖燕麥搭配堅果及優格等方式來減少血糖波動;圖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優質蛋白質 穩定血糖

洪泰雄表示,蛋白質能夠提供飽足感並穩定血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應選擇富含Omega-3的魚類(如鮭魚、鯖魚)、雞胸肉、去皮雞腿、瘦牛肉;豆類(如豆腐、毛豆、黑豆)及雞蛋。他也提醒,應避免過多紅肉炸物及加工肉品(如香腸、培根),以降低對血糖的影響。建議每餐搭配適量蛋白質(如1顆蛋+半掌心份量的魚/雞肉),晚餐選擇豆魚類為,運動後補充。

低糖乳製品 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乳製品方面,洪泰雄建議選擇低糖優質乳製品,如無糖優格(含益生菌,助腸道健康)、無糖豆漿(取代高GI牛奶)、低脂或脫脂乳、適量起司,以補充鈣質並改善腸道健康。他提醒,應避免加糖乳品及全脂乳製品,以減少飽和脂肪攝取。實踐方式可包括早餐搭配無糖優格與堅果,或豆漿取代高糖飲品。

洪泰雄建議選擇低糖優質乳製品,如無糖優格(含益生菌,助腸道健康),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洪泰雄建議選擇低糖優質乳製品,如無糖優格(含益生菌,助腸道健康),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高纖維蔬果 助控血糖

蔬果方面,洪泰雄強調,高纖維蔬菜有助於減緩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血糖波動,建議每餐攝取至少半盤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紅椒等。他建議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高澱粉蔬菜(如玉米、馬鈴薯),並透過餐前先吃蔬菜、後吃蛋白質,最後攝取澱粉的方式,來穩定血糖。

在水果選擇上,他則建議以低GI水果為主,如莓果類(藍莓、草莓)、柑橘類(橙子、葡萄柚)及奇異果,並避免食用高糖水果(如香蕉、荔枝)及果汁,以減少血糖波動。

好脂肪減少發炎 提升血糖控制能力

洪泰雄強調,健康的脂肪有助於降低發炎並提升胰島素效能,建議糖尿病患者可適量攝取橄欖油、亞麻籽油、堅果(如核桃、杏仁)及深海魚。他提醒,應避免反式脂肪(如人造奶油)及高溫油炸食物,以降低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飲食+運動+減壓 助逆轉糖尿病

洪泰雄表示,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壓力管理,許多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胰島素阻抗,甚至逆轉糖尿病。他呼籲民眾,從日常飲食習慣著手,選擇對健康有益的食物,以維持血糖穩定,遠離糖尿病威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