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日夜溫差大 中醫提醒注意頭頸部保暖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近期天氣寒冷、日夜溫差大,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提醒,人體的頭頸部及四肢末梢對氣溫變化特別敏感,若未適當保暖,容易引發感冒、過敏性鼻炎、急性氣喘、關節疼痛、甚至誘發心血管問題或腸胃不適,應特別注意頭頸部保暖,避免寒風直吹。
莊照宇表示,俗話說「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寒冷時節,許多人容易四肢冰冷、關節痠痛、怕風、活動不利,建議日常可搭配熱敷關節、泡腳等,增強關節的抗寒能力,減少寒冷對身體的影響。
莊照宇說,「寒從腳起」,下肢受寒會影響全身血液循環,莊照宇也建議,睡覺時可穿上長褲或襪子,注意腰部、背部及雙腳的保暖,減少夜間因受涼導致腰痛加重或小腿抽筋。
飲食方面,則應避免過量攝取生冷食物或暴飲暴食,以免影響腸胃功能,誘發消化不良或急性腸胃炎的風險。體質虛寒、容易怕冷、易感倦怠的人,更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尤其下腹部的關元穴,再配合按摩前臂內側的內關穴,強心顧胃腸。
春寒料峭,莊照宇表示,春天可遵循「夜臥早起」的作息,以順應自然規律,早點起床運動、舒展肢體。但近日清晨氣溫仍較低,起床時不宜過於急促,可先將雙手、雙腳搓熱,促進四肢血液循環,或以掌心溫暖臉部,使身體逐漸適應溫度變化後再起身,避免突發性受寒。
也可多攝取溫熱且富含營養的食物,如薑茶、紅棗茶、溫開水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保暖能力。透過良好的作息、適當的飲食調養與保暖措施,可有效降低寒冷天氣對身體的影響。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