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圍爐剩菜巧妙再利用 專家教你4招健康吃不浪費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逢年節家家戶戶團聚圍爐,豐盛的菜餚往往讓人食指大動,但吃不完的剩菜該如何處理,才能兼顧營養與衛生?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發文,剩菜可快速冷藏冷凍、分裝保存,再利用變成新料理;並透過減少重複加熱、少油低鹽調味、混搭新鮮食材可防止營養流失;或是製成便當或分享捐贈,都能幫助讓民眾減少浪費,又享受美味又健康的餐點。
1.剩菜儲存與再利用
●快速冷藏:圍爐結束後,盡快將剩菜放入密封盒或保鮮袋中冷藏,減少細菌滋生。
●分裝保存:將剩菜分裝成小份量,方便之後取用並減少反覆加熱。
●冷凍保存:適合肉類、湯品或燉菜,冷凍可以延長保存期。冷凍前先分裝,方便日後解凍。
2.剩菜變身新料理
●湯品類:剩餘的火鍋湯底或清湯可以加蔬菜、豆腐或麵條,變成簡單的家常湯品;魚頭或蝦殼湯可熬成濃湯,加入米飯製成海鮮粥。
●肉類與海鮮:剩餘雞肉可以撕成絲,搭配蔬菜沙拉或拌入壽司飯中;剩餘蝦子或魚塊可炒飯、做成義大利麵或餡料。
●蔬菜與豆類:剩餘燙青菜可與蛋液拌勻,煎成蔬菜煎餅;剩餘紅燒菜或滷味,切小塊後加入炒飯或拌麵,風味依舊。
3.防止營養流失的小技巧
●減少重複加熱:每次取用剩菜時,只加熱當餐需要的量,以避免營養流失及食品氧化。
●少油低鹽調味:在重新烹調剩菜時,避免再添加過多油鹽,保持健康。
●混搭新鮮食材:剩菜中加入新鮮蔬菜或穀物,可以提升膳食纖維與營養的平衡。
4.創意保存與分享
●製作便當:剩菜可以製作成便當,隔天帶去上班或外出,經濟又方便。
●分享與捐贈:若剩餘量過多,可與鄰居、朋友分享,或查詢當地有無食物銀行接受捐贈。
營養小提醒
剩菜保存期間最好不要超過 2-3天,湯類或海鮮儘量在24小時內食用完畢。冷藏或冷凍前,務必確保食物已經完全冷卻,以免影響其他食物的保存環境。這樣既能避免浪費,又能用創意做出全新的美味料理,享受圍爐後的每一餐!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