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青少年染性病升 國教盟籲政府訂本土性教育指導綱要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青少年染性病人數增加,引發家長團體擔憂,國教行動聯盟去年底在立法院「因應數位時代,啟動性別平等教育2.0」公聽會上提出呼籲,今再發聲明表示,我國青少年每10萬人有50.34人感染淋病,12年來暴增7倍,呼籲政府訂定「本土性教育指導綱要」,由教育部與衛福部合作,設計符合台灣文化的課程內容,推動親師生協作模式,明確規範課程由專長教師授課,且根據學生發展階段,分階段設計內容,小學聚焦身體保護,國中深化性健康,高中探討情感與關係管理,同時結合公共衛生目標。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2023年台灣10歲至19歲青少年總人口數,比12年前大幅減少46.26%,但同期間淋病感染人數卻增至1020人,比12年前增加約7倍,亦即每10萬人中有50.34人感染,而根據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公布的2022年數據,歐洲衣原體疾病(披衣菌)病例較前1年增長16%,達到21萬6000例;梅毒案例增加34%,達到3萬5000例;而淋病更是大幅飆升48%,超過7萬例,這些國際趨勢與台灣的情況互相呼應,凸顯全球性病防治的重要性。
王瀚陽表示,18班以下的國中健康教育課程,多數沒有專長教師授課,18班以上也有高比例非專長授課,教學品質參差不齊,因教師不足或偏重主科需求,不少學校將性教育交由體育教師或國、英、數、社會、自然等升學科目教師兼任,勢必難以提供專業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內容,也凸顯台灣性病防治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包括偏鄉與都市間的防治落差及性健康教育普及不足,亟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王瀚陽表示,根據郭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吳建穎的專業意見,性病問題的根本解決,需要衛福部帶頭實施全面預防與治療策略,加強青少年對性病的認識,包括症狀、預防方式及潛在後遺症,並提供隱私友好的篩檢與治療管道,南部已有醫師和心理師組成團體,由醫生解說疾病的認識,心理師解說情感面問題,以達到相輔相成效果,呼籲衛福部應設立心理與健康教育資源,促進情感教育與疾病預防的雙向發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