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睡前「造夢」助好眠?專家揭秘訣:睡前想這件事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你經常因失眠所苦嗎?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近期興起一種稱為「睡前造夢法」(Pre-dreaming method)的技巧,號稱能幫助人們更快入睡,並提升睡眠品質。這項方法鼓勵人們在睡前花時間構思、想像一個特定的夢境,藉此引導入眠。
這項「睡前造夢法」的原理,在於讓大腦預先「暖機」,進入一個準備做夢的狀態。支持者認為,透過在睡前積極地構思一個特定的場景、人物或情節,可以減少雜念紛擾、放鬆身心,進而更容易入睡。心理學家表示,這種方法和所謂的「意象訓練」(Imagery Rehearsal Therapy, IRT)有異曲同工之妙。後者也被應用於幫助人們緩解惡夢的困擾。
報導引述一位睡眠專家的說法,他指出:「如果你有入睡困難的困擾,那麼嘗試『睡前造夢法』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他也強調目前這方面的科學研究仍然有限,還需要更多實證來驗證其效果。儘管如此,由於這種方法相對簡單且沒有副作用,因此仍然值得一試。
那麼,該如何執行「睡前造夢法」呢?首先,選擇一個你想要夢到的主題,可以是一個嚮往已久的旅行目的地、與心愛的人相處的場景,或者任何讓你感到放鬆、愉悅的畫面。接著,在睡前花5到15分鐘的時間,閉上眼睛,專注地想像這個場景的細節,包括其中的人物、環境、對話,甚至氣味和聲音。越具體、越生動越好。
除了「睡前造夢法」之外,專家也建議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睡前使用電子產品、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等等,這些都是提升睡眠品質的有效方法。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助眠方式,並持之以恆地執行。
「睡前造夢法」究竟是否真能成為失眠救星,目前尚未有定論,但其背後的原理——透過引導思緒來放鬆身心,確實有其道理。如果長期為失眠問題所困,且願意嘗試新方法,不妨試試這個簡單易行的「睡前造夢法」,或許能為你帶來一夜好眠。不過,如果失眠情況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仍建議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