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防寒養生全攻略! 4進補別亂吃、2穴位可禦寒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適逢強烈冷氣團來襲,台灣濕冷的天氣格外有感,成為許多人進補的最佳時機。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櫂瑔透過臉書粉專提醒,冬至進補需因人而異,避免一味追求大補,反而造成身體負擔。例如湯圓、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適合人群不同;此外,防寒保暖、聰明飲食也同樣重要,養生保健方面,若想防寒,可按湧泉穴、大椎穴。
中醫師指出,冬令進補因人而異;俗語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但進補也需要根據體質調整。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進補食材與注意事項:
1. 湯圓:象徵團圓與圓滿,但因湯圓以糯米製成,不宜過量或太晚食用,避免腸胃不適或影響睡眠。
2. 麻油雞:適合體質虛寒者,但體質偏熱、有感冒或發炎症狀者應避免食用,女性生理期和懷孕期間也需謹慎攝取。
3. 薑母鴨:燥熱食材為主,適合寒冷體質者,但有喉嚨痛、黃痰等症狀的人需避免,以免病情加劇。
4. 羊肉爐:益氣補血,促進血液循環與禦寒,但熱量較高,需適量攝取。
進補依體質分為3類
●溫補:適合怕冷人群,如羊肉、牛肉、鴨肉。
●平補:適合普通體質者,如銀耳、紅薯、鱸魚。
●清補:適合偏實熱體質者,如白蘿蔔、菠菜、梨子。
冬天養生4大原則
1. 保暖防寒: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梢的保暖,穿戴毛帽、圍巾、手套與厚襪是必備防寒措施。
2. 緩慢適應溫差:起床與外出應避免急遽溫差,慢慢適應環境溫度變化。
3. 聰明飲食:避免辛溫燥熱食物,適量補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4. 順應自然規律:早睡晚起,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消耗陽氣。
防寒2穴位保健
●湧泉穴(腳底中央):透過泡腳或按壓促進血液循環,溫通腎經經氣,增強禦寒能力。
●大椎穴(頸後第七頸椎下方):用圍巾保暖,或在家以熱敷或溫水沖洗此穴,可快速祛寒通絡。
三高族群需特別注意
陳櫂瑔也提醒,冬天如不慎受涼易使寒邪內犯於腸胃,導致腹瀉、消化不良。另外,寒冷天氣易引發血管收縮,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特別容易面臨心血管疾病風險。若出現步態不穩、心悸、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掌握黃金3小時進行治療。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