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深眠」清除大腦廢物關鍵時刻 學者揭黃金時間

2024/12/24 21:50

洪泰雄指出,深眠期進入高效率的清潔模式,徹底清理身體與大腦內的廢物和毒素。這是身體和大腦修復的黃金時刻;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洪泰雄指出,深眠期進入高效率的清潔模式,徹底清理身體與大腦內的廢物和毒素。這是身體和大腦修復的黃金時刻;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睡眠不只是休息,還是大腦和身體進行清潔與修復的重要過程。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指出,睡眠就像是一場「清潔與修復工廠的夜間工作」,非動眼睡眠負責大掃除,其中深眠是大腦「清洗模式」的關鍵時刻,黃金時間通常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建議此時入睡以獲得最佳修復效果。

睡眠工廠的2大部門

1. 非動眼睡眠(NREM):清潔工的工作模式

●淺眠期:就像清潔工剛開始工作,動作輕柔,隨時注意周圍情況(此階段容易醒來)。

●深眠期:進入高效率的清潔模式,徹底清理身體與大腦內的廢物和毒素。這是身體和大腦修復的黃金時刻。

2. 動眼睡眠(REM):創意部門的資料整理

在這階段,腦袋像播放夢境電影,幫助整理當天記憶並將其存檔,為明天的思考提供支持。

完整的睡眠循環

洪泰雄指出,完整的睡眠週期約90分鐘,包括非動眼睡眠(75分鐘)和動眼睡眠(15分鐘)。每晚通常會經歷4到6個睡眠週期,從淺眠到深眠,再轉換為動眼睡眠,如此反覆。為確保進入深眠與優質睡眠,專家建議採取以下方法:

1. 規律作息:固定睡覺和起床時間,建立穩定生物鐘。

2. 睡前放鬆:透過冥想、深呼吸或輕音樂讓身心放鬆。

3. 避免刺激:睡前3小時避免咖啡、濃茶及重口味食物;遠離手機與電腦,避免藍光干擾。

4. 營造睡眠環境:房間保持黑暗、安靜且涼爽(20-22°C)。

5. 適量運動:白天運動提升睡眠品質,但不宜太靠近睡前進行。

洪泰雄強調,深眠是大腦「清洗模式」的關鍵時刻。當深眠開始,腦細胞間的空隙會擴大,讓腦脊髓液能夠徹底沖刷大腦,清除廢物如β-澱粉樣蛋白(與阿茲海默症相關)。深眠的黃金時間通常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建議此時入睡以獲得最佳修復效果。營養方面,可多攝取含鎂、鈣與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與核桃,幫助肌肉放鬆與情緒穩定。

提升隔天精神狀況的關鍵

1. 每晚睡足7-8小時,確保完整經歷數個睡眠週期。

2. 避免睡前飲酒,以免干擾深眠。

3. 保持適量水分,但避免睡前飲水過多,防止夜間頻繁起夜。

洪泰雄說,透過掌握非動眼與動眼睡眠的重要性,以及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僅能修復身體,還能讓隔天充滿活力,迎接新挑戰!

洪泰雄說,營養方面,可多攝取含鎂、鈣與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與核桃,幫助肌肉放鬆與情緒穩定;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洪泰雄說,營養方面,可多攝取含鎂、鈣與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與核桃,幫助肌肉放鬆與情緒穩定;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