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免疫力不足易生病又影響情緒! 營養師教4招提升

2024/12/22 12:30

營養師表示,孩子免疫力不足容易生病;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表示,孩子免疫力不足容易生病;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冬天天氣冷,病毒越加活躍,一不小心就讓感冒、流感上門!營養師薛曉晶指出,免疫力不足容易讓疾病趁虛而入,甚至影響情緒與心理健康,建議日常飲食必備水果、每天飯後進行戶外活動、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及增加益生菌攝取,增強免疫力,為兒童成長打造健康屏障!

免疫力不足 小心3問題上門

薛曉晶在臉書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分享,免疫系統是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道防線,除了先天免疫力,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免疫力不足除了容易感染疾病,還可能影響情緒,甚至對藥物依賴性增加:

更容易感染疾病: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更容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咳嗽),且病程往往較長,需要更多時間恢復。

情緒與心理健康受影響:戶外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因此缺乏戶外活動的孩子可能面臨腸道微生物組失衡的問題,進而影響血清素水平,增加壓力和情緒問題的發生率。

對藥物依賴性增加:免疫系統功能不佳,可能需要頻繁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藥,長期下來對孩子的腸道健康和免疫平衡造成不利影響。

營養師提醒,免疫系統功能不佳,可能需要頻繁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藥,長期下來對孩子的腸道健康和免疫平衡造成不利影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提醒,免疫系統功能不佳,可能需要頻繁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藥,長期下來對孩子的腸道健康和免疫平衡造成不利影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3關鍵要素 成免疫力「後盾」

該如何增強免疫力?薛曉晶表示,應謹記3大核心要素,包括:支持免疫系統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C一同作用的益生菌,以及經常戶外運動,以促進健康。

維生素C—免疫系統的關鍵支持:維生素C能促進中性粒細胞的活性,提升免疫功能,特別是在低維生素C水平的人群中效果顯著。日常飲食應多加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芭樂、小番茄、櫻桃和奇異果,為孩子的免疫系統提供充足的支持。

益生菌—與維生素C的聯合作用:益生菌與維生素C的結合能顯著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與持續時間,同時降低抗生素和止痛藥的使用頻率,建議透過日常補充益生菌與維生素C,以雙管齊下地增強免疫防禦能力。

戶外活動:定期參與自然相關的戶外活動能提升腸道微生物組構成,提升血清素濃度,減少壓力與情緒問題的頻率,對身心健康和免疫功能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讓孩子多接觸自然,不僅促進健康,還有助於情緒穩定。

營養師表示,戶外活動能提升腸道微生物組構成,提升血清素濃度,減少壓力與情緒問題的頻率,益於身心健康和免疫功能;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表示,戶外活動能提升腸道微生物組構成,提升血清素濃度,減少壓力與情緒問題的頻率,益於身心健康和免疫功能;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日常飲食、運動 樣樣不可少

薛曉晶進一步建議日常可做好4件事:日常飲食必備水果、每天飯後進行戶外活動、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及增加益生菌攝取,以便提升孩子免疫力:

讓水果成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水果富含維生素C,每天補充足量的維生素C,有效提升免疫系統運作效率,並促進身體代謝平衡。可在早餐搭配1份芭樂或奇異果,或在午餐便當中加入小番茄和櫻桃作為點心。

每天飯後進行戶外活動: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不僅能提升免疫力,還有助於緩解壓力和情緒問題,建議晚餐後帶孩子快走或慢跑20-30分鐘,接觸新鮮空氣,促進血液循環。

保持居家環境清潔:減少病菌和過敏原對免疫系統的刺激,降低感染和過敏的風險,因此應定期清理灰塵和過敏原,尤其是床墊、地毯和孩子的玩具區域。

增加益生菌攝取:益生菌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構成,支持免疫系統健康運作。可以為孩子準備含有益生菌的發酵乳或無糖優酪乳,並搭配富含纖維的水果如香蕉或蘋果。

薛曉晶提醒,除了創造健康飲食習慣、規律戶外活動外,也應重視孩子睡眠與壓力管理,並帶孩子定期健康檢查,追蹤營養狀況和免疫力指標,及早發現並解決潛在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