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冬至到!營養師:湯圓易釀肥胖脹氣 這樣健康吃

2024/12/19 10:18

冬至吃湯圓為國人傳統習俗,營養師提醒要注意食材安全及熱量。(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冬至吃湯圓為國人傳統習俗,營養師提醒要注意食材安全及熱量。(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週末冬至將近,湯圓成為每家每戶應景的傳統美食。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周家琳,但是湯圓的主要成分糯米粉,對長輩與孩童來說,咀嚼與消化較為困難,內餡的熱量更容易造成負擔,如何讓湯圓既能保留應景的風味,又符合不同族群的健康需求,民眾需要多注意。

周家琳指出,湯圓主要成分為糯米粉,屬於全榖雜糧類,而若是有內餡的湯圓,如含芝麻、花生內餡,則內餡的部分屬於油脂類;若是紅豆、綠豆沙內餡,則同樣屬於全穀雜糧類,湯圓及額外添加糖份製作的內餡都容易造成血糖的上升,而油脂類的內餡更會提高湯圓的熱量,所以若是一般的紅白小湯圓,建議一天食用最多20顆,這樣的熱量相當於半碗白飯,若為內餡湯圓,兩顆即可達到同等熱量,需注意控制份量。

周家琳表示,「孩童若食用過量的湯圓內餡,容易讓精製糖的攝取量超過標準,導致蛀牙、肥胖或是影響成長發育。」此外,由於湯圓黏性高,長輩或孩童食用時,也常面臨咀嚼與消化困難,甚至出現脹氣、胃食道逆流或是噎到的情況。

周家琳說,湯圓黏性高的原因,源自於它的主要成份為糯米粉,糯米粉屬於澱粉中的支鏈澱粉,而支鏈澱粉與其他澱粉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會產生較強的黏性,這就是為什麼糯米的黏性比一般的白米強的原因,進而導致糯米不易被消化,造成腸胃道的不適。

周家琳營養師建議,民眾若想要控制食用湯圓的熱量,可以從調整搭配的配料及食材開始,例如:甜湯可減少糖水用量,改以無糖茶、無糖豆漿或是牛奶搭配;鹹湯圓則可加入青菜、豆腐、香菇或銀耳等,提升纖維與營養,另外,她也提醒,長輩和孩童食用湯圓時,家人應多留意,也可以將大顆湯圓切成小塊,以方便吞嚥。而食用湯圓的時間盡量為白天,以免影響夜間消化,或是大家吃完湯圓後一起出門散散步,不僅幫助消化,也能增加家庭互動。

台北慈濟醫院鶯養師周家琳提醒民眾冬至吃湯圓注意食材安全及熱量。(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鶯養師周家琳提醒民眾冬至吃湯圓注意食材安全及熱量。(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