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運動能有效降低心房顫動風險 最新研究數據解析

2024/12/11 11:54

心臟健康新發現,運動是對抗心房顫動的關鍵;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心臟健康新發現,運動是對抗心房顫動的關鍵;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的最新研究顯示,每週只要多運動一小時,就能降低11%的心房顫動風險。此外,每週運動2.5到5小時的人,風險更能大幅降低60%!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這項研究分析了超過6000人的Fitbit(一種穿戴式活動追蹤器)數據,發現即使是中等強度的活動,例如快走,都有助於降低心律不整的發生率。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ib)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心臟上方的兩個心房會快速且不規則地跳動。如果不治療,可能導致中風、心臟衰竭等嚴重後果。過去,這類研究大多依靠參與者自行回報運動量,準確性令人存疑。這次,研究團隊利用Fitbit等穿戴式活動追蹤器,客觀記錄參與者的活動數據,讓研究結果更具說服力。

研究發現,每週運動量越高,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就越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是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快走、打掃家裡、游泳或慢跑,都能有效降低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週至少運動2.5到5小時。研究證實,達到這個標準的參與者,心房顫動風險降低了60%。如果每週運動超過5小時,降幅更提升至65%。

預防心臟疾病,不必追求劇烈運動。研究資深作者、預防心臟病學專家赫弗倫醫師(Sean Heffron)指出,規律的適度運動就能有效提升心臟健康。本研究以一年為期追蹤使用者日常活動數據,更能準確反映運動習慣,提升研究的可信度,與以往僅追蹤一週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不同。

本研究數據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All of Us」計畫,該計畫特別納入過往研究較少涵蓋的族群,以提升研究的多元性。研究團隊分析了6086位使用穿戴式裝置的參與者,追蹤其一年內的活動數據,並持續觀察五年,以確認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同時也考慮了年齡、性別和高血壓等相關因素。

研究主要作者巴魯阿博士(Souptik Barua)強調,此研究證明穿戴式裝置有助於更精確地評估長期運動對健康的影響。未來研究將探討不同運動時段的影響,並致力於提升研究樣本的多元性,以彌補本次研究中受試者以高學歷白人女性佔多數的限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