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意識混亂疑似失智症 醫揪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病症

2024/12/11 10:50

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蔡孟洋為疑似失智症的邱姓阿公揪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病症。 (中榮嘉義分院提供)

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蔡孟洋為疑似失智症的邱姓阿公揪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病症。 (中榮嘉義分院提供)

〔記者丁偉杰/嘉義報導〕一位82歲邱姓阿公最近因脊椎退化手術入住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其間他意識混亂,家屬以為是失智症造成,經進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部發生「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導致上述情形,經手術處理,邱姓阿公已恢復原先生活狀態。事後邱姓阿公對於人、時、地也能開始清楚描述,才知道之前他曾走路跌倒,不小心撞到頭,而造成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症狀。

中榮嘉義分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蔡孟洋說,當長輩出現頭痛、嘔吐、食慾變差、視力模糊、單側肢體乏力、步履不穩、頭暈失衡等徵象或記憶力喪失、步態緩慢、尿失禁,也許有失眠、日夜顛倒、精神異常表現,而被認為有失智症、思覺失調症或疑似中風。

更嚴重情況會出現意識不清、嗜睡、昏迷,讓人懷疑有急性顱內出血問題,其實也很有可能是發生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發生時間超過三週,導致腦部積瘀血塊或血水,造成上述情形。

蔡孟洋說,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問題,經頭部電腦斷層掃描就能分辨,在評估問診過程中,能夠問出有頭部外傷病史的比例不高,大約占1/2或1/3左右,這是因為大多這類患者本身都有大腦退化記憶缺損,或是距離受傷日期已有一段時間,患者早已不記得。

或因顱內壓升高,使得大腦回憶不起先前頭部受傷的病史;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頭部外傷情況輕微,讓患者不在意,忘記過往有頭部外傷經歷。

蔡孟洋表示,慢性硬腦膜下腔出血的問題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很容易被誤診或延遲診斷,原因主要為臨床症狀是多樣性,因此常被診斷失智症或其它的神經內科或精神科疾病,加上年者若因步態不穩,無人注意而跌倒且未被發現,而造成頭部外傷,若能經由早期診斷,再加上手術治療,預後成效良好;然而若被延誤診斷,則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甚至死亡。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