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瓊瑤辭世!絕命詞再挺安樂死 醫籲小心「失志症候群」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知名作家瓊瑤今(4)日辭世,最後的臉書貼文提到,希望未來能有幫助長者在生命最後階段「快樂歸去」的做法。但對此精神科醫師呼籲,若長期處於壓力下、失去生活目標、感受不到希望,可能是「失志症候群」作祟,務必尋求醫療協助,也建議長者要預立醫囑、遺囑、確保殯葬自主,抓住生命的自主性。
瓊瑤過去長期支持安樂死,今日辭世、享壽86歲,並在臉書留下絕命詞,提到自己「翩然」的去了,呼籲年輕人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打擊而輕易放棄生命,要等老了、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也希望未來能有很人道的方式、幫助老人快樂的「歸去」,為最後的大事「作主」。
精神科醫師、台北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方俊凱說,安樂死與自殺防治、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醫療有很大的關係,目前台灣的病主法已提供患者預立醫囑的權利,避免未來因病長期臥床或失去尊嚴。
方俊凱也提到,對於健康卻求生意志薄弱的族群,精神科醫師曾進一步調查發現,其中有些沒有嚴重的憂鬱症,但患有嚴重的「失志症候群」,此類患者長期處在慢性壓力之下、失去生活目標與意義、沒有希望的感覺,且持續2週以上,但只要透過適當的心理諮商與輔導,仍可以有不一樣的生活,不見得要訴諸安樂死。
此外,方俊凱說,長者最容易感受到的長期壓力就是「年老」本身,但年老後也同樣可以活得健康、有活力、生活有樂趣,對於很多曾經滄海難為水、以往生活經驗豐富的長者,可能更容易有這樣的失落感,或因身邊的同輩、好友,或知名人士離世而有感觸,民眾務必特別注意。
方俊凱指出,有些長者除了前述問題外,與家人間也有摩擦或衝突,建議長者們要思考3件事,一是預立醫囑,二是預立遺囑,三是殯葬自主,先決定好自己的未來、才可以更放心地度過餘生,不論時間長短都一樣,只要做到這3個配套,就比較不會發生令人遺憾的事情、晚年也能健康老化。
「老實說很多人執著於要安樂死才能善終、有強烈執念」、「安寧療護拒絕無效醫療,但演變成有效醫療也不要,那就過頭了」,方俊凱提醒,安樂死的開放與否和醫療單位、衛生部門發展密切相關,他本人並不是反對安樂死,很多名人具有特殊情懷也可以理解,但法律制度需要更理性的理解與討論。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