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檳榔防制專法拚年底預告 衛福部研擬禁止嚼檳場所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今(3)日公布最新各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結果,台灣成人嚼食檳榔比率下降,但各縣市戒檳成功率仍未過半;專家呼籲政府盡快訂立「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專法。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副司長顏忠漢回應,預計今年底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規劃禁止嚼檳榔場所、原料檢驗等。
台灣嚼檳榔的「紅唇族」已下降,但粗估仍有約60萬人,每年也有超過8千人罹患口腔癌。12月3日是「檳榔防制日」,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由10個社會團體和6位專家組成,主席韓良俊表示,聯盟自2010年開始進行「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敦促檳癌相關政策,也藉此鼓勵防治力優良的縣市。
今年為台灣檳癌防制聯盟第13屆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全台22縣市共20個縣市參與。調查小組成員莊麗真表示,依照國健署2021年調查資料,全國成人男性嚼檳率6.6%進行分組,若該縣市嚼檳率高於全國平均即高嚼檳組,反之則為低嚼檳組。
調查發現,今年參加的20縣市皆達中央設定口腔癌篩檢目標,陽性個案追蹤率則是低嚼檳組優於高嚼檳組。不過,此次調查也發現,各縣市對於「戒檳」執行面較弱,雖成功率較前一年的32%進步,但仍僅48%。
檳榔本身為一級致癌物 國人普遍認知不足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調查小組召集人李明憲表示,檳榔的粗纖維就像菜瓜布,嚼食會傷害黏膜,恐導致穿孔,且檳榔含有強鹼、檳榔鹼、檳榔素等致癌成分等,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證實是一級致癌物。
李明憲進一步指出,國人對於檳榔相關知識普遍不高,對於「果實不含白灰、紅灰添加物就會致癌」一事,國人認知率10年來僅50-60%。
李明憲表示,台灣最早開始嚼檳榔的年紀是4歲,從2016年到2023年口腔癌死亡人數節節高升,從2936人到3610人,相當於高鐵3車次人數,顯示預防之重要性,莫讓「健康台灣」淪為口號。
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 保護未成年、孕婦等
李明憲呼籲,政府應盡快整合地方與中央,提出有效性的防治政策,並建立數據監測,以便採取更精準、有效的措施。不只如此,應培育更多篩檢與衛教人力資源,提升高危險族群篩檢意願,同時引導替代性健康社交方式,宣揚健康價值觀,減少檳榔使用需求。
針對「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專法之執行,顏忠漢說明,專法並不是要禁止販賣或生產,而是聚焦在檳榔健康危害,針對未成年、孕婦健康保護,並規劃禁止嚼檳榔場所,以及原料檢驗等,期盼今年底能預告草案並公告60天。
20縣市口腔防治成果評比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於記者會公布各縣市口腔癌防治成果並頒獎,整體表現最佳,高嚼檳組績優縣市為宜蘭縣、桃園市、彰化縣、台南市;低嚼檳組的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
另,根據縣市自製特色成果海報內容,評選出桃園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為高嚼組「特色成果獎」;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則為低嚼組「特色成果獎」。同時,為鼓勵縣市持續不懈於癌症防治工作,也頒發海報特色獎項有「社區合作獎」、「協力推動獎」與「持續精進獎」,以及「網路人氣獎」。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