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它跟菸一樣毒! 營養師點名「5食物」增大腸癌風險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癌從口入,吃進不健康食物,小心增大腸癌風險!營養師鄭玲君在臉書粉專「愛吃鬼營養師鄭玲君-瘦身、運動 從心出發」發影片表示,害大腸癌上門多半不懂吃,因此整理預防大腸癌,應盡量避開的5種食物,包括:紅肉、加工肉、燒烤油炸類食物、高果糖玉米糖漿及酒精性飲料,其中加工肉品為第1級致癌物,與菸品相同,真的要少吃。
紅肉:經常食用牛肉、豬肉、羊肉等,會增加大腸癌機率,建議每週紅肉攝取量少於800公克。
加工肉:培根、火腿、熱狗等加工肉品,跟香菸一樣都是第1級致癌物,這些高添加物、再製重組的加工肉品,真的要少吃。
燒烤油炸類食物:如燒烤、炸雞、炸排骨等食物,在高溫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提升罹癌風險。
高果糖玉米糖漿:攝取過量會產生健康危害,提高脂肪肝、高血糖、高血脂、失智或癌症罹患風險。
酒精性飲料:酒精代謝會產生乙醛,而乙醛為一級致癌因子,可能會引起口腔癌、大腸癌、肝癌。
護腸4重點 運動飲食篩檢不可少
國健署指出,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表示,21-25%的大腸癌可透過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而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因此提醒民眾謹記護腸四重點:
健康飲食:「多蔬果」,各色蔬菜帶有維生素A、維生素C、鐵、鈣、植化素等多種營養素外,膳食纖維可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對伺機入侵的病菌的抵抗力,建議每天吃3份蔬菜與2份水果,蔬菜1份約為煮熟後半碗飯的量,1份水果則相當於1個拳頭大小;「少紅肉」,國際癌症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大腸癌風險。
多運動:肥胖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其中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因此鼓勵民眾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定期篩檢:國健署補助50-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也不會疼痛,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僅需在使用糞便採集棒刮取檢體,並送回檢驗單位,便可等待篩檢結果。據國健署篩檢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瘜肉,每22人有1人為大腸癌,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23%大腸癌死亡率。
確診後定期追蹤治療:據2018年台大醫院醫師李宜家等研究團隊分析顯示,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風險越低,在篩檢陽性後3個月以上做大腸鏡,罹進行性大腸癌風險增2倍;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風險更達到2.8倍。多數瘜肉都能在做大腸鏡的同時進行切除,因此若想降低大腸癌風險,應在糞便檢查潛血陽性後3個月內及時做大腸鏡確診,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