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試管嬰兒治療頻失敗 台大、中研院揭密:問題可能在腸道

2024/11/29 12:18

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美州(右5)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殷儒(右4)率領團隊,今(29日)發表突破性研究,發現不孕症女性的黃體素吸收問題,與腸道內的「無害梭菌」有關。 (記者邱芷柔攝)

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美州(右5)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殷儒(右4)率領團隊,今(29日)發表突破性研究,發現不孕症女性的黃體素吸收問題,與腸道內的「無害梭菌」有關。 (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大醫院和中研院今(29日)發表突破性研究,發現不孕症女性的黃體素吸收問題,竟與腸道內的「無害梭菌」有關,這項研究揭開腸道菌叢如何影響黃體素代謝,為國際間首次發現特定腸道菌與不孕症的關聯,研究成果也在今年11月7日登上國際期刊《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

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美州和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殷儒率領團隊,針對14名32至42歲、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不孕症女性進行研究。無論試管嬰兒成功與否,研究團隊逐一分析這些個案的糞便檢體,深入比對腸道菌群,最終篩選出「無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這種細菌具有代謝黃體素的特性,並能透過肝腸循環影響血液中的黃體素濃度,是研究的重要突破。

「試管嬰兒治療老是失敗,問題可能出在腸道!」陳美州指出,黃體素不足是試管嬰兒失敗和早期流產的常見原因之一,雖然補充黃體素有口服、陰道栓劑和注射等方式,但吸收效果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即使用高劑量,體內黃體素濃度仍偏低,導致明明胚胎很漂亮,卻仍面臨著床失敗或流產風險。

江殷儒解釋,研究發現,不孕女性的腸道內「無害梭菌」含量較高,而這種菌會分解黃體素,影響其吸收。團隊將「無害梭菌」植入小鼠腸道後發現,12週內小鼠血中黃體素濃度大幅下降,導致動情週期消失、濾泡無法發育,相當於對人類的排卵週期造成影響,而抑制無害梭菌則有助於提升黃體素濃度。

江殷儒提到,「無害梭菌」其實普遍存在人體腸道,過去認為對人體無害,但近年研究顯示它可能與腸道發炎、腹瀉,甚至與菌血症有關。人體約有5%到10%的黃體素會隨糞便排出,其餘大部分都會在小腸末端被重新吸收,幫助維持荷爾蒙平衡。

研究成果有望為不孕症治療帶來新突破,陳美州說,這項成果提供了腸道菌叢與生殖健康的研究基礎,未來可望為不孕症患者提供個人化的黃體素補充策略,提升治療效果與成功率。建議不孕症女性可以從飲食著手,選擇多樣化飲食,幫助腸道菌叢更均衡、讓壞菌影響力變小。團隊也正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探討無害梭菌的影響力及關鍵性,並嘗試在不干擾腸道平衡下抑制其作用,改善黃體素吸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