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運動抗憂鬱! 科學家揭3大關鍵機制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CL)最新研究指出,運動可能透過減輕發炎、促進多巴胺傳遞以及提升動機,幫助改善憂鬱症的生理和心理症狀。這項研究發表於《轉譯精神病學》(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期刊,為運動如何對抗憂鬱提供新的機制解釋。
憂鬱症作為全球主要的失能原因,干擾學習、記憶和動機等關鍵大腦功能。有氧運動已被證明能減輕憂鬱症狀,但其具體機制始終不明。研究團隊提出一項新假說,認為運動藉由提升動機這一康復關鍵因素,有助於緩解快感缺乏(anhedonia)、低能量和「腦霧」等典型症狀。
透過彙整人類與動物研究的結果,研究團隊發現,憂鬱症,尤其是快感缺乏,與體內發炎程度增加有關,而這種發炎反應會進一步干擾多巴胺的傳遞。多巴胺功能下降,可能導致個體動機降低,減少進行體力或腦力活動的意願。
研究指出,運動能減少發炎、促進多巴胺功能並提升動機。主要作者赫德博士(Dr. Emily Hird)表示:「有氧運動的抗憂鬱效果已在隨機對照試驗中得到充分證實,但其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因為涉及多種生理與心理過程。」
她進一步解釋道:「運動除了減輕發炎和改善多巴胺傳遞外,還能降低氧化壓力、提升自尊與自我效能。我們推測,特別是那些讓人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有氧運動,能更有效地促進這些過程,提升個體動機並增強整體心理韌性。」
研究團隊期望這些發現能推動新的治療策略,如個人化運動計畫或社會處方(social prescribing)。赫德博士強調:「對運動抗憂鬱機制的理解,將幫助我們深入研究憂鬱症的成因,同時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介入策略。」
未來的研究方向包括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以評估運動對憂鬱症的療效,同時記錄發炎、多巴胺傳遞和動機等變數的變化。研究也建議探討阻礙運動的因素,並開發激勵患者參與運動的有效策略,幫助憂鬱症患者規律參與身體活動以改善症狀。
目前,研究團隊正展開一項由惠康心理健康獎(Wellcome Mental Health Award)資助的試驗,計劃招募250名年齡介於18至60歲的參與者,以驗證該假說。研究也獲得玫瑰樹信託基金(Rosetrees Trust)支持,為未來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奠定基礎。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