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醫院「超急性期腦中風」研討會 當場醫病患如「實境轉播」

2025/06/09 11:59

光田國際研討會聚焦超急性期腦中風,吸引西班牙、香港、新加坡等地專家學者與會。(光田醫院提供)

光田國際研討會聚焦超急性期腦中風,吸引西班牙、香港、新加坡等地專家學者與會。(光田醫院提供)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光田綜合醫院日前舉辦「搶攻超急性期腦中風」國際研討會《Beyond Limits in Stroke Care: Advances in Cerebrovascular Treatment》,邀請西班牙、香港、新加坡等地權威專家,與國內神經內科、神經放射與介入治療領域學者,共同探討急性與超急性期腦中風的臨床處置策略,聚焦動脈取栓技術、藥物應用與治療時機的最新進展,吸引近百位學者專家參與。 

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指出,中風救治講求的不只是速度,更是團隊的精準判斷與密切配合。醫療體系需建立在整體準確協作之上,這次研討會正是聚焦臨床實務,回應現場急救流程、影像判讀與跨科合作的關鍵議題。 

研討會於本月7日舉行,當時光田醫院剛好接收一名93歲急性中風患者,情況緊急、需即刻介入處置。影像醫學部暨醫療副院長嚴寶勝隨即前往處理,許多與會來賓也主動前往觀摩,實地參與取栓流程與院內判讀系統操作,對光田的應變流程與設備留下深刻印象,堪稱一場「實境轉播」式的專業演練。

研討會中除探討「黃金時間窗」內的取栓與溶栓治療,也特別聚焦「延伸時間窗」的處置策略。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醫師可透過影像判讀結合臨床神經評估,確認腦部是否仍存在可挽救區域,進一步研判是否仍有介入治療的契機。

嚴寶勝分享指出,治療時機不是絕對,而是來自於精準判讀與團隊共識,即便是高風險個案,若有準確影像佐證、團隊支持與家屬理解,仍可爭取救命機會。關鍵不是時間點,而是「是否仍有希望」。

光田綜合醫院自取得台灣腦中風學會「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動脈取栓訓練醫院」認證後,已建構24小時可即時啟動的多專科整合機制,涵蓋神經內科、影像醫學科、急診與加護團隊,確保在黃金時間內完成精準判斷與高效治療,持續提升腦中風救治品質與成功率。

嚴寶勝指出,一名來自台北、因合併多重病症及血小板過低而遭多家醫院婉拒的患者,經光田團隊以精準影像評估及綜合判斷,在發病將近24小時後仍決定介入治療,成功挽回患者健康。他強調,這樣的成功,不只是技術的展現,而是來自於願意多看一眼、多想一步的團隊精神。

光田醫院表示,國際研討會不僅凸顯光田醫院在急性腦中風介入與臨床判斷的實力,也透過實例與跨科合作經驗的交流,拓展地方醫療與國際臨床思維的接軌可能,以持續深化的技術演進與診療共識,一步步累積為每次救治背後最堅實的力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