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豆腐營養價值高、熱量低 醫揭3種人宜節制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豆腐富含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熱量低,又能增加胃部的飽足感與膽固醇代謝,可說是減重好幫手。但京都堂中醫診所醫師周律廷提醒,體質偏寒、痛風及腎臟病患應節制,不宜多吃。
日前Netflix影集《黑白大廚》的「無限料理地獄」環節,針對「豆腐」需要想出許多不一樣的料理的環節,引發觀眾驚嘆豆腐料理如此多元,而韓國女星宋慧喬也曾報導靠著「早午餐8分飽、晚餐只吃豆腐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吸引許多人學習模仿。
京都堂中醫診所醫師周律廷表示,大豆與其製品如像豆腐,不僅具有營養價值且相當適合推薦給減重者的食物,因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熱量低又能增加胃部的飽足感與膽固醇代謝,相對來說適合正在增肌減脂、飲食控制者食用。
豆腐性味甘、大寒 體質偏寒者不宜多吃
周律廷指出,豆腐的原料之一石膏,非常適合燥熱體質,如胃熱濕阻型、肝鬱氣滯型的人食用,在中醫裡,石膏通常會搭配黃連、知母等中藥材來清胃瀉火、清熱收濕,但由於其性味甘、大寒,所以體質偏寒者不適合過多食用,有痛風者以及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也要注意分量,切勿過多攝取。
他也提醒,透過食療方法可以有效幫助我們吸收身體所需的養分,但若是食用過量便會造成反效果,所以要記得均衡攝取。
豆腐應選近黃豆原型 勿選加工品
京都堂中醫診所營養師張家榕表示,要盡量選擇接近黃豆原型,沒有過度加工的豆腐,如板豆腐、傳統豆腐、嫩豆腐,並減少選擇百頁豆腐、魚豆腐,一塊百頁豆腐的熱量及鈉含量都是傳統豆腐的2倍以上,而魚豆腐的原料也並非黃豆,而是魚漿及其他原料,所以它並不是真正的豆腐,在食用時要避免攝取過的鈉。
補鈣、蛋白質 可選豆乾
張家榕指出,除了豆腐以外,還有許多豆製品也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一杯馬克杯的豆漿大約就含有1.5顆蛋的蛋白質,但要注意豆漿富含的鈣含量其實很低,所以可以另外搭配芝麻等補充鈣質;另外還有像豆乾因含水量低的原因,營養密度較豆腐大大提升,所以如果要補充鈣及蛋白質,豆乾是一個好選擇,但也因水分低,所以熱量相對較高,每百公克大約會有200大卡的熱量。
張家榕提醒,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胺基酸,我們可以利用食物搭配,來補足身體需要的完全蛋白質,例如黃豆製品可以搭配全穀類或是堅果種子類的食物,因黃豆製品的「甲硫胺酸」較低,「離胺酸」豐富,而穀類和堅果類的「離胺酸」含量低,但「甲硫胺酸」含量高,兩者可以互相補足彼此缺乏的胺基酸,滿足完全蛋白質的需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