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抗凝血劑危險嗎? 食藥署:看病主動告知用藥史

2024/11/26 20:31

食藥署說,因服用抗凝血劑,臨床上處置方式會有不同,應主動告知用藥史;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食藥署說,因服用抗凝血劑,臨床上處置方式會有不同,應主動告知用藥史;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在接受開心手術後,術後需服用抗凝血劑,雖然休養完善、順利重返主持工作,近日卻透露,因為摔倒導致肝臟邊角破裂,造成內出血。對此,醫師指出,若民眾遇到類似情況,因服用抗凝血劑,臨床上處置方式會有不同,應主動告知用藥史。

抗凝血劑使用須謹慎 醫師建議遵從醫囑

不少民眾會擔心,那服用抗凝血劑是不是很危險?為了加深公眾對抗凝血劑使用的認識,食藥署於其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解釋了抗凝血劑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注意事項。抗凝血劑主要是用來預防血管堵塞、避免血液過度凝固,藉由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來治療血管栓塞或預防中風等疾病。藥物本身並不可怕,重點在於遵循醫師指示,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食藥署提醒,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遵從醫囑:服藥時需按照醫師指示進行,切勿自行調整劑量或服藥頻率。若忘記服藥,可以根據情況補服,但若超過12小時未服藥,則應等到下一次按時服用,不可一次服用雙倍劑量。

●告知醫師服藥情況:如果在服藥期間需要進行手術或看牙醫,必須提前告知醫師,以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出現無法止血的突發情況。

●謹慎選擇保健食品:服用保健食品時,最好由藥師評估是否安全,避免與抗凝血劑發生交互作用,尤其是如魚油、輔酶Q10、維他命K等成分,還有某些中藥,也需特別謹慎。

●警覺出血跡象:若出現血便、血尿、不明原因的瘀青或傷口止不住血的情況,應立即就醫處理。

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格外謹慎,尤其是在外傷或出現其他健康異常時,要及時告知醫師並積極配合治療。正確的服藥習慣、適當的飲食與生活方式,以及與醫療團隊的良好溝通,是維持健康的關鍵。患者若對藥物有任何疑慮,應隨時向藥師或醫師詢問,避免誤用或漏服,確保療效與安全。

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格外謹慎,尤其是在外傷或出現其他健康異常時,要及時告知醫師並積極配合治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格外謹慎,尤其是在外傷或出現其他健康異常時,要及時告知醫師並積極配合治療;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