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55歲男染細菌 明明有藥醫 卻因「這原因」搶救無效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名55歲患者因感染克雷伯氏肺炎桿菌而住院,醫師使用抗生素治療,卻因男子長期亂吃抗生素,產生全身性抗藥性,而使藥物毫無效果,搶救無效,醫師直嘆「我知道敵人是誰,在哪裡,但敵人已經衍生出強大的護甲,我所有的武器,也全都失效」,「這是身為重症醫師,常常看到的遺憾。」
何謂抗生素抗藥性?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解釋,其指的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對抗微生物藥物: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抗寄生蟲藥物等藥物敏感性降低,導致這些藥物治療感染的效果減弱甚至無效,不僅會延長疾病的持續時間,還可能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常常自己亂吃抗生素,這是相當危險行為!」黃軒指出,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健康的重要挑戰,尤其是在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和濫用的背景下。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每年約有70萬人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若不採取有效行動,到2050年恐可能上升至每年1000萬人,造成100萬億美元經濟損失。
黃軒提及,亞太地抗藥性問題尤為嚴重,尤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過度使用抗生素及醫療基礎設施不足,抗藥性細菌傳播速度正在加快。
至於我國抗生素抗藥性情況,黃軒表示,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報告顯示,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90%對碳青黴烯類(Carbopenicillin)抗生素有抗藥性,甚至感染多重抗藥性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發的敗血症,28天死亡率高達36.5%。同時,他也示警,若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預計到2050年,台灣「每5人中可能有1人」因抗藥性感染而喪命。
黃軒指出,WHO推出了《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行動計劃》中不僅指抗生素而已,其核心目標包括:提高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認識和理解、加強監測和研究能力、減少抗微生物藥物的不當使用、提供可持續的投資來應對耐藥性,以及鼓勵全球合作,共同採取行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