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7旬糖尿病婦腳趾發黑 細胞治療擺脫失「足」危機

2024/11/20 16:43

一名75歲女士因糖尿病併發末期腎病變及右下肢血管阻塞,導致右腳多隻腳趾發黑,透過細胞治療,避免一截再截的惡夢。 (記者邱芷柔攝)

一名75歲女士因糖尿病併發末期腎病變及右下肢血管阻塞,導致右腳多隻腳趾發黑,透過細胞治療,避免一截再截的惡夢。 (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糖尿病若控制不佳,可能導致感覺神經受損,引發潰瘍甚至需要截肢。一名75歲女士因糖尿病併發末期腎病變及右下肢血管阻塞,導致右腳多隻腳趾發黑,其中組織壞死最嚴重的第二趾進行截肢手術後,醫療團隊結合細胞治療,經過局部注射與塗抹,壞死的大腳趾與周邊傷口逐漸復原,成功將傷害降到最低,甚至重建了部分足部功能,避免一截再截的惡夢。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整形外科細胞治療中心醫師喬浩禹指出,細胞療法是治療「困難傷口」的利器,所謂困難傷口指得是感染性傷口、燒燙傷、自體免疫傷口、壓瘡、糖尿病傷口和放射性潰瘍等,這類傷口若超過四週仍未改善,就屬於困難傷口。以糖尿病傷口為例,延遲癒合是因為巨噬細胞失衡,傳統療法常需反覆就診,傷口難癒合甚至惡化至截肢,透過細胞療法,將幹細胞置於慢性傷口表面,配合進階敷料,促進傷口癒合療效優於傳統治療。

喬浩禹分享,這名75歲女士因糖尿病導致右腳多個腳趾發黑,若未及時治療,恐面臨截肢至小腿的風險,為控制感染,醫療團隊先進行第二趾截肢手術,隨後採用PRP(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與細胞治療,促進組織活化及加速傷口修復,第一次細胞治療以注射方式,後續每週一次針對傷口局部塗抹。

前後歷經4個月治療,團隊成功修復患者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傷口,最終只有截肢第二趾,順利保住其他腳趾,避免失「足」危機,上週完成最後一次門診細胞治療,預計12月傷口就能完全癒合。

喬浩禹表示,細胞治療的成效取決於傷口的整體照護,必須先穩定感染及傷口狀況,才能在癒合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2018年衛福部通過特管法後,六大類細胞治療技術可合法應用於癌症治療及再生醫療等領域,不過針對困難傷口的細胞治療費用,平均約需自費數十萬元,未來若再生醫療法進一步放寬,例如允許使用異體細胞,將有助於降低成本,造福更多病患。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整形外科細胞治療中心醫師喬浩禹指出,細胞療法是治療「困難傷口」的利器。(記者邱芷柔攝)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整形外科細胞治療中心醫師喬浩禹指出,細胞療法是治療「困難傷口」的利器。(記者邱芷柔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