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慈濟人立願往生後當「無語良師」 助未來醫師成長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慈濟大學因證嚴上人1995年的感召,許多慈濟人立願成為「無語良師」,現已超過4萬2千多位大德簽署遺體捐贈同意書。這近22年來推動的軌跡,是生命價值與醫療專業的結合。
為圓滿無語良師的悲願,慈濟大學除傳統大體解剖課程外,自2002年將解剖課程延伸為精進手術技能的模擬手術醫學課程,一年舉辦8次模擬手術。更在2024年率全國之先發展出「達文西全人模擬手術話|練」。
創新技術 助無語良師協助更多學生
慈濟大學醫學院 1994年創辦。創院之初,面臨的困境就是缺乏供解剖教學用的大體來源。證嚴上人秉持「以生命面對生命」,教育慈濟醫學生尊重生命,1995年開始呼籲感濟人「遺體捐贈」,加上慈濟醫學院第一位大體捐贈者出現,才開啟大體捐贈新風氣。
當捐贈量大於需求,長年著力改善解剖教學和儲存大體環境的慈濟大學大教授曾國藩向證嚴上人建議,發展急速冷凍技術,以不防腐、柔軟的大體進行侵入式臨床操作及手術模擬用途,讓從事臨床服務的醫師精進訓練曁研發各種手術技巧,在模擬手術教室,有慈大醫學院與熱濟醫療志業提供最新型手術設備與器材,讓外科醫師能使用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學習完成課程。
從2010年8月至今,海內外39個專科專科醫學會、42所大學醫學院參與與模擬手術課程,至今參加模擬手術的專科醫師達 12,243人次,慈濟與非慈濟體系參與的醫師數約各半。醫學生則超過1700人次參與,對整體外科醫術的提升大有裨益。
《大捨與大愛》於15日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無語老師家屬代表李鼎銘到場現身說法。
無語良師最小14歲 模擬手術教學受外媒推崇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指出,大體老師的精神就是「從小我到捐獻給社會的大我,最後到無我」。王本榮提到過去仍是醫學生時,是大體極為缺乏的年代,2、30位學生共用一位大體老師。證嚴上人打破入土為安的觀念,推動大體捐贈,創建「感恩、尊重、愛的解剖教學」,感動社會大眾,現在慈濟大學已經有4萬2千人簽署大體同意書,不但是世界紀錄同時也是人性的光環。在曾國藩教授帶領下,與臨床醫師與基礎老師的通力合作下,開創了世界首創的模擬手術教學,完成各種創新的手術救人技能,開創新紀元,讓解剖教學從傳統的基礎教學提升為救人救命的臨床醫學。
成就模擬手術教學的「無語良師」,年齡從14到105歲都是大體老師,造就來自57個國家地區及42間海外大學,超過1千7百位醫學生、39個醫學會超過1萬2千人次的醫師參與,把學到的技能,間接嘉惠病患。華爾街日報報導推崇模擬手術教學「是世界最好的醫學科學與人文生命教育」。《大捨與大愛》匯集了專家學者、老師、醫生與醫學生們,在模擬手術教學課程中得到的外科技能與人文啟示,同時也為了尊敬大體老師而出版。
無語良師遺愛人間 「能被懷念是有價值的人生」
在慈濟大體老師在完成課程,需在人文典禮中入殮並火化,表示對他們的恭敬與感謝。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教授表示,慈濟大學1年8次模擬手術教學課程,加上一次大體解剖學,9次的人文典禮,看似一再重複,但對家屬來說往生是唯一一次,希望能莊嚴有意義,捐贈後能安心。學生們跟家屬的互動也相當怠忑不安,曾國藩說「互動就是陪伴」,看起來是安撫家屬,其實是家屬鼓勵學生好好學習。
現場邀請「無語良師」家屬代表李鼎銘的父母,圓滿成就了大體老師的心願,父親在22年前往生捐大體,當時是海葬,母親今年2月媽媽往生6月做大體手術,會是樹葬。身為捐贈者家屬,長輩往生後把愛遺留在人世間,化小愛為大愛,讓子孫永遠懷念,最重要的是把好的行誼繼續傳承下去,他分享一句話「往生渡眾生,道果更加深」,做為大體捐贈的註解,他認為大體老師是學習的典範,也不忘證嚴上人說的「是能被懷念的人就是最有價值的人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