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失智與失禁的距離 研究:失智患者失禁是常人3倍

2024/11/13 19:46

醫師指出,失智症導致的認知障礙、生理障礙、行動障礙,讓有失智症的長者比一般長者更容易發生失禁;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指出,失智症導致的認知障礙、生理障礙、行動障礙,讓有失智症的長者比一般長者更容易發生失禁;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據國發會最新人工推估,2025年台灣將成為超高齡社會,長照中最讓照顧者頭疼的莫過於失智和失禁,好幸福泌尿科體系醫療長戴定恩指出,統計顯示,失智症患者患有尿失禁機率,比常人高出3倍,原因有失智症導致的認知障礙、生理障礙、行動障礙,讓有失智症的長者比一般長者更容易發生失禁。

戴定恩在臉書專頁「熱血暖男 戴定恩醫師|台北 文山 新店 泌尿科 疝氣 結石 攝護腺專業」分享,失智家庭得要擔心患者認不得人、生活能力出現問題;長者失禁時照顧者要擔心清理、乾淨以及患者的身心。這兩個疾病,除了各自存在之外,其實也有極大的關聯。

認知障礙

戴定恩說明,失智症會與尿失禁成為共病,主要是失智症引起的認知缺損。由於腦部退化、認知功能減退,失智症患者不僅失去思考能力、判斷力、改變性格以及產生幻覺,對如廁行為最大的影響,是他們忘記該如何上廁所,還可能找不到廁所,進而變成失禁。

醫師表示,失智症患者會忘記該如何上廁所,還可能找不到廁所,進而變成失禁;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表示,失智症患者會忘記該如何上廁所,還可能找不到廁所,進而變成失禁;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生理障礙

戴定恩說,除了大腦的認知有所變化之外,由於控制排尿的神經出現錯亂、中樞神經異常,使得失智症長者,不是缺乏想上廁所的感受,就是無法隨心所欲控制想上廁所的衝動。另外,逼尿肌與擴約肌反射異常,也是無法自主管理上廁所,導致失禁的原因之一。

行動障礙

戴定恩提到,不只認知、行為能力受到疾病影響,失智症的長者還可能因為退化,行動緩慢、走路不穩,沒辦法走到廁所等狀況,限制了他們自行如廁的能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