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肺鏈創5年同期新高! 醫示警「4類人」注意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秋冬呼吸道病毒齊發,除了流感、新冠外,肺炎鏈球菌也不可不防!截至今(2024)年10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數達5年同期新高,醫師提醒,除了公費施打的65歲以上長者外,19-64歲罹患糖尿病、慢性腎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等慢性病者,也是高風險族群。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嘉興說明,台灣每年因肺炎死亡人數超過1萬人,長期位居國人第3大死因,尤其秋冬流感季,感染流感並引發肺炎患者,若合併細菌感染,死亡風險將增加近3.4倍,其中,肺炎鏈球菌是引發細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 併發症、死亡率更甚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說明,肺炎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體鼻咽部位,目前已知血清型高達92種以上,若感染呼吸道會造成鼻竇炎、支氣管炎及中耳炎等;若進入血液循環,則會引起侵襲性疾病,導致侵襲性肺炎、菌血症、腦膜炎及骨髓炎等。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表示,肺炎鏈球菌易引發侵襲性疾病的血清型多達10餘種,最具威脅的是「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因其夾膜較厚,會釋放較多多醣體,躲避人體免疫反應,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提高插管、入住加護病房,甚至死亡風險。據統計,台灣自2008年開始接種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肺炎鏈球菌血清型3所佔比例仍維持約10%,降不下來。
張嘉興說明,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高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兒童、糖尿病、慢性阻塞肺病、慢性腎病、氣喘等,罹患風險最高達17倍。比起無共病者,患有5種以上共病者,感染肺炎鏈球菌併發肺炎風險也達9倍。
糖尿病高血糖傷肺 成高風險族群
張嘉興指出,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中第5位,2020年罹病人數已突破250萬人,患者免疫系統薄弱,加上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肺功能損傷風險是健康成人1.6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進一步表示,相較於糖友較熟知的共病(心血管、腦血管及腎臟病等)住院率、死亡率下降,肺炎死亡風險卻是翻倍,遇上血清型3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提高插管、入住加護病房,甚至死亡風險。
氣喘呼吸道系統薄弱 肺炎鏈球菌易入侵
張嘉興表示,氣喘患者因長期呼吸道炎症,肺炎鏈球菌更易侵入體內並影響肺功能,與健康成人相比,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4倍,且感染後可能加重氣喘症狀,並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腦膜炎等,甚至可能引發急性氣喘發作併發肺炎,死亡風險增3.71倍。
張嘉興說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因肺功能較差,相比於健康成人,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增高9-10倍,尤其血清型3更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惡化主因,加速肺功能衰退和疾病進程,增加再次惡化、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腎病免疫力低下 罹侵襲性肺鏈增17.5倍
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許永和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也是感染肺炎鏈球菌高危險群,這類患者因免疫功能較為低下、腎功能退化,相較同齡健康者,18-64歲慢性腎臟病患,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風險增加17.5倍。尤其感染是末期腎病病患第3大死因 ,近4成在出院後1個月內死亡,因肺炎住院的腎病病患,也有逾3成在出院後1個月內死亡。
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增強保護力
我國核准可供民眾選擇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李秉穎說明,包括:最新型的15價結合型疫苗(PCV15)、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所謂價數指的是疫苗能預防多少種血清型,如15價可以預防15種血清型。建議高風險族群可先打結合型,間隔8週後,再施打多醣體疫苗,以達到較完整的保護力。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