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超級細菌席捲亞洲! 抗藥性翻倍 專家憂全球淪陷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全球公衛面臨新威脅!英國伯明罕大學與中國浙江大學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具高度抗藥性的超級細菌ST164正在亞洲地區快速擴散。這種細菌對最後線抗生素的抗藥性是傳統菌株的兩倍,專家憂心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全球公衛危機。
研究團隊在中國杭州一家醫院的加護病房進行為期3個月的追蹤調查,原本是要評估院內感染防治措施的成效,卻意外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超過8成的患者感染了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其中又有4成是新型的ST164變異株。
這份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研究顯示,相較於2019年的調查結果,原本占壓倒性優勢的GC2型CRAB(99.5%)已大幅下降至5成,取而代之的是自2020年中期開始演化的ST164變異株。最令人憂心的是,這個新型變異株對最後線抗生素「碳青黴烯類」的抗藥性,已是傳統GC2菌株的兩倍。
研究共同主持人麥克納利(Alan McNally)教授指出,ST164正在各地加護病房快速蔓延。雖然目前造成的感染個案仍少於GC2型,但其超強的抗藥性令人憂心,必須嚴密監控。「CRAB可能導致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而且特別容易在醫院內傳播。」
研究發現,CRAB不僅能在醫院環境中存活很長時間,還會在病患入院48小時內就開始感染。它可經由醫護人員、共用設備、通風系統甚至是水管系統傳播,一旦爆發,醫院往往需要大幅改善基礎設施,造成龐大的醫療和財務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CRAB列為急需研發新療法的優先目標。另一位共同作者范謝克(Willem van Schaik)教授強調,由於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加強院內感染控制是降低CRAB傷害的關鍵。這項研究也凸顯基因組監測對於追蹤新興抗藥性細菌的重要性。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