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人工智慧當道! 長庚運動醫學研討會 AI結合運科檢測已成趨勢

2024/11/09 16:58

高雄長庚骨科系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周文毅(右2)帶領的運動醫學團隊,長年來給予林郁婷(右1)、陳念琴(左2)、黃筱雯(左1)等奧運選手在競技場台上、台下的支持。(記者許麗娟攝)

高雄長庚骨科系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周文毅(右2)帶領的運動醫學團隊,長年來給予林郁婷(右1)、陳念琴(左2)、黃筱雯(左1)等奧運選手在競技場台上、台下的支持。(記者許麗娟攝)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第5屆長庚運動醫學學術研討會今(9)日在高雄長庚醫院舉行,今年主題為「奧運與人工智慧在運動醫學的運用」,探討頂尖競技運動-運動醫學的角色、人工智慧與臨床研究、台灣棒球投擲資料庫3大面向。

 這場研討會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巴黎奧運拳擊金牌林郁婷、銅牌陳念琴與東京奧運銅牌黃筱雯出席分享運動醫學對運動員的重要性,包括長庚運動醫學團隊主席楊政達、副主席詹詹益聖、林瀛洲、周文毅,以及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高雄市運動發展局局長侯尊堯、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執行長龔榮堂、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吳誠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執行長黃啟煌等均出席盛會。

 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當今的運動醫學領域,人工智慧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透過數據分析與預測模型,醫療團隊可以更精準地評估運動員的健康狀況及傷害風險,並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與復健計畫,也希望透過研討會的交流啟發更多的創新思維,推動運動醫學的未來發展,提升運動選手的健康與表現,為國爭取榮耀。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指出,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2024年巴黎奧運的永續作為及其面臨的後續挑戰,為未來的國際體育賽事提供寶貴的參考經驗。

 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執行長黃啟煌特別針對新型態的奧運支援模式,即全面性運動科學現場支援,從運動科學的角度進行分享,並集合美國、香港、台灣的奧運頂尖隊醫進行交談,讓與會人士暸解奧運隊醫在賽會期間的日常與面臨的挑戰。

 在人工智慧應用議題上,與會專家也分享了3D人體關節動作分析、ChatGPT和生成式AI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案例分析,並針對台灣盛行的棒球運動,分享以AI輔助精準化進行數據蒐集,以及探討影響投擲手臂狀態的因素分析,和預防投擲運動傷害的應用等,提供與會者交流機會,學習到最新的運動醫學技術與人工智慧應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支援運動員。

 高雄長庚骨科系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周文毅受訪時則提及,過去運動醫學純粹是有傷治傷,加入運科檢測與運動醫學的結合才是未來趨勢,透過運科檢測選手身體的狀況,不是只有醫生的理學評估,還有科學數字的檢測,今年巴黎奧運和往年不同之處,是運科的檢測更廣、更深,運科的資源還包含中繼支援站如心理、營養、藥師的完整陪伴,運科也能分析對手的戰術與技術,同時也能一步讓選手的新傷穩定,同時如何避免舊傷再發生,延續運動生命和爭取更好的成績。

長庚運動醫學學術研討會於開幕式中,邀請奧運選手和教練分享運動醫學對手的重要性。(記者許麗娟攝)

長庚運動醫學學術研討會於開幕式中,邀請奧運選手和教練分享運動醫學對手的重要性。(記者許麗娟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