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婦膝蓋手術 腦波監測+新型超短效麻藥 減少副作用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嘉義一名70歲洪姓婦人2年多前曾因膝蓋手術全身麻醉,術後嘔吐多天,今年因另一側膝蓋需進行手術,她擔心「惡夢」重演而愁容滿面,經醫師引進新腦波監測儀並搭配新型超短效麻醉藥手術,減少麻醉藥殘留後遺症,且5至10分鐘就可甦醒,洪婦減輕手術心理壓力,日前已順利完成手術、身體逐漸復原。
聖馬爾定醫院麻醉部主任儲寧瑋表示,全身麻醉的技術雖已經相當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尤其老年人因腦部退化,易因麻醉過深引發呼吸抑制、延遲清醒;身體代謝較慢民眾,易殘留麻醉藥產生噁心嘔吐、發冷頭痛等副作用,甚至有術後現象譫妄,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不等,症狀因人而異。
儲寧瑋表示,對年輕人而言,因大腦較為活躍,可能導致麻醉過淺,特別是容易焦慮或有服用安眠藥習慣、有藥酒癮的病人,容易快速代謝麻醉藥,可能手術途中醒來感到疼痛、增加手術風險與不適感。
儲寧瑋說,近年為提升麻醉醫療品質,可藉由腦波監測掌握麻醉深度,依照病人身體需求隨時調整用藥,不會有麻醉過深、過淺等問題,但現階段健保僅給付心臟、胸腔及重大創傷手術,其他手術需負擔耗材費用;新型超短效麻醉藥廣泛運用於無痛腸胃鏡檢查、骨科及一般外科手術,能減少麻醉殘留,術後可快速復甦,避免產生副作用,目前需自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