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聚餐吃熊肉!10人眼臉腫脹 竟是這種罕見疾病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最新報告指出,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山區於2023年11月舉辦的一場聚會中,由於食用未煮熟的熊肉,導致至少10人感染旋毛蟲病(Trichinellosis),出現眼睛及臉部腫脹等症狀。
《紐約郵報》報導,這場聚會共有22人參加,其中10人感染旋毛蟲病,他們都表示食用過受感染的熊肉。 旋毛蟲病是由旋毛蟲幼蟲(roundworm larvae)引起的一種罕見寄生蟲疾病,旋毛蟲幼蟲通常存在於食肉動物和雜食動物體內。 這些幼蟲會侵入小腸黏膜,發育成成蟲,引發發燒、嚴重肌肉酸痛和眼臉腫脹等症狀。
根據北卡羅來納州公共衛生部門報告,這10名患者年齡介於10歲到40歲之間,其中8人因出現頭痛、眼臉腫脹、噁心和/或腹瀉等症狀而就醫。
美國農業部指出,旋毛蟲病在美國曾較為常見,但在20世紀後期養豬方式改良後,感染案例大幅減少。 然而,近年來,隨著野生動物肉類消費的增加,旋毛蟲病的感染案例又開始增加,許多案例都與食用未煮熟的野生動物肉類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唯一一起因食用未煮熟熊肉而導致旋毛蟲病爆發的案例。 2024年5月,一場家族聚餐中,6人因食用未煮熟的熊肉串而感染旋毛蟲病;2022年,加拿大也發生一起類似事件,6人感染旋毛蟲病,其中兩人並未食用熊肉,但研判是因食物交叉污染所致。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