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拿雨傘當柺杖跌倒害骨折 一查竟是骨鬆釀禍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75歲的王阿嬤早上會去公園散步,因剛下完雨土地濕軟,她拿雨傘當手杖,結果傘插入鬆軟的土中,她為了用力拔出雨傘而跌倒,髋關節骨折,就醫後才發現T值為-4.2(低於-2.5即為骨鬆),有嚴重的骨質疏鬆。
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10月初他在值班時,短短一天內就遇到4起髖關節骨折的案例,且皆因骨質疏鬆而不自知,因此只要跌倒就出現骨折。呼籲民眾面對骨鬆要「保密防跌」,即維持骨質密度,並預防跌倒,才能將骨鬆帶來的危險減至最低。
嚴可倫特別提醒長輩,若有使用手杖的習慣,一定要挑選安全性、穩定性高的專業手杖,不建議拿雨傘充當手杖。因為雨傘前端是尖型,沒有穩定跟抓地的效果,只要地上濕滑,就容易跌倒,若患者有骨鬆問題,一個小小的跌倒就會造成骨折。
雖然阿嬤手術順利,但仍需積極復健,並搭配骨鬆用藥,才能回歸正常生活。
嚴可倫指出,骨鬆在後續治療上,無論是人工關節的置換,或是打骨釘等手術,至少要花3個月到5個月,才能逐漸復能,而且手術復健後也不一定能恢復回骨折前的水準,更有不少長輩因此臥床失能,因此面對骨鬆,最重要的還是要從運動、飲食、用藥等角度,提早防止骨質疏鬆這個隱形殺手。
光田綜合醫院營養室林淑雯主任則提醒,已開始用藥的骨鬆患者,其藥物成份多以雙磷酸鹽類為主,吸收效果易受食物、鈣片、鐵劑、咖啡、茶類、柳橙汁影響,要特別留意,並提醒患者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才能協助人體有效吸收鈣質。
她指出,預防骨質疏鬆,除了維生素D外,多攝含鈣量高、具促進成骨作用的蛋白質是必要的,其次像豆類、深綠色蔬菜、芝麻、金針、海帶、小魚干、堅果類,也都是很好的鈣質來源;另高鈉飲食會導致鈣質流失,因此在飲食上要降低鈉含量的攝取,讓骨質「保密」不流失。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