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控糖!連續血糖監測器 糖尿病童樂上學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今年剛上小學的小豪(化名)在10個月大時被診斷出第1型糖尿病,家長選擇讓他在左手臂上裝置連續血糖監測器(CGM),每5分鐘自動監測血糖,再配合能根據血糖變化調整劑量的胰島素幫浦定,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開學一個多月來,小豪的血糖穩定控制,學習表現佳,校園生活完全不受影響。
丁瑋信表示,小豪在10個多月大的時候,奶量每餐可以喝到200毫升,且副食品食量佳,但體重卻不增反減,一開始家長以為是奶量不足,試圖想要增加,後來因一次嚴重感冒,出現嘔吐、呼吸急促等哭鬧情形,就醫抽血後才發現竟是糖尿病酮酸中毒。
小豪進入加護病房治療後情況穩定,改為皮下胰島素注射,但血糖起伏極大,一天內的血糖值可以從50到400mg/dL,經醫療團隊仔細調整胰島素劑量,詳細教導小豪父母控制技巧,終於在住院10天後,穩定控制血糖、順利出院。
丁瑋信指出,第1型糖尿病是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病童體內的自體免疫抗體會破壞胰島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當80%到90%的胰島細胞受損,就會開始出現糖尿病症狀,治療方式是規律監測血糖並定時補充胰島素。
由於嬰兒用餐頻繁,餐前需採血確認血糖,採血針「扎在兒身、痛在娘心」,讓家長心疼不已,小豪的家長因此選擇讓他佩戴CGM,平均每天可測得288次血糖值,徹底掌握血糖變化趨勢,為避免上學後定時注射的不便,家長也在入學前選擇與CGM搭配的胰島素幫浦,讓血糖控制更精準便利。
丁瑋信表示,胰島素幫浦是一種小型裝置,透過導管定時輸注胰島素,模擬胰島細胞的正常功能,通常安裝於腹部、手臂或大腿等皮下脂肪較厚的地方。最新的胰島素幫浦能接收CGM血糖訊息,根據血糖變化自動調整胰島素劑量,幫助穩定血糖,不過這些醫療器材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且須定時更換耗材,每月平均自費約2萬餘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