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子宮內膜癌發生人數逐年增 醫界籲政府提供適當篩檢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因子宮內膜癌日前病逝,享年48歲,也讓國人關注子宮內膜癌對於婦女的危害。為及早發現、治療,四大婦產科醫學會今(7)日於立法院舉行記者會並提出建言,呼籲對於高風險女性、年齡超過50歲的女性,政府應提供適當的篩檢方式等,例如每年1次常規骨盆超音波檢查。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TAOG)、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TAMIG)、亞太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治療醫學會(APAGE)、台灣婦癌醫學會(TAGO)今天邀請朝野立委共同舉行記者會,籲請政府及全民一起關注子宮內膜癌發生人數上升的警訊,並提出前期預防、普篩、早期診斷等建言。
TAGO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癌科主任陳楨瑞指出,子宮內膜癌已是台灣三大婦癌之首,也在年度女性十大癌症之列,屬於子宮體癌的一部分,約佔95%。然而不像子宮頸癌有抹片可以篩檢,子宮內膜癌較無可信賴的早期篩檢方案。現今醫師仍是依據患者的症狀,例如大量、不正常、不規則或停經後的陰道出血來判斷。
TAOG環境與婦女健康委員會召集人醫師葉光芃表示,我國婦女子宮頸癌防治,有疫苗施打和抹片篩檢,發生人數從1995年2136人降至2021年1147人,降幅逾五成;30歲以上發生率降幅更近7成。反觀子宮體癌發生人數持續攀升,從1995年僅295人增至2021年3205人,增幅逾10倍。
葉光芃指出,甲基化DNA標記,可用衛生棉條收集的陰道液,識別子宮內膜癌變,是前期預防、普篩及早期診斷的突破性對策,已在知名梅奧醫學中心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有可能和子宮頸癌抹片同時施做,並可研議納入健保給付。
TAOG秘書長、台北馬偕醫院婦產部部長醫師黃建霈表示,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大致有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三大因素,最常見症狀是不正常出血,若能早期發現、正確治療,其預後大多很不錯。
TAMIG常務理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教授李奇龍指出,提早診斷子宮內膜增生,可以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而門診子宮鏡是微侵襲性的檢查方式,將成為預防、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最佳工具。
李奇龍呼籲,對於高風險女性、年齡超過50歲的女性,政府應提供適當的篩檢方式,例如每年1次常規骨盆超音檢查,並加入子宮內膜厚度的測量,若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異常或具有異質性,應轉介或安排門診子宮鏡檢查。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前理事長謝景璋也建議,為了要提早診斷子宮內膜癌,建議國健署能夠提供50歲以上的婦女接受每1年1次婦科超音波的篩檢。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