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中醫「3方法」減輕胃逆 調理+針灸內外兼治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胃食道逆流症狀,主要是由胃酸反流到食道引起的,進而刺激食道的黏膜。雲鼎中醫診所中醫師何柏蓉在臉書專頁「雲鼎中醫診所」發文表示,中醫強調內外兼治,通過調理脾胃、疏肝理氣等方式治療。像是調理飲食及情緒,或針灸特定的經絡和穴位,調節胃氣,如中脘、足三里、內關、太衝,在家也可以用指腹按壓,每天數次,每次2-3分鐘,減輕胃酸逆流的症狀。
何柏蓉指出,中醫針對胃食道逆流通常從調理脾胃、疏肝理氣、和胃降逆著手,通過中藥、針灸以及生活調理來改善症狀。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有:胃灼熱感(胸口灼熱)、反酸、吞嚥困難/疼痛、胸痛、喉嚨不適和咳嗽、晨間口臭、慢性咽炎或鼻竇炎、打嗝與嗳氣。
針灸常用穴位
中脘(胃經):調理脾胃,減少胃酸分泌。
足三里(胃經):健脾和胃,幫助消化。
內關(心包經):有助於舒緩胃脘部的不適感,防止胃酸逆流。
太衝(肝經):疏肝解鬱,調理肝氣鬱結。
飲食調養及情緒調理
何柏蓉提到,避免食用過多辛辣、油膩、生冷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健脾養胃;避免過飽,少食多餐,飯後避免馬上躺下或劇烈運動。
她說,胃食道逆流常與情緒有關,特別容易誘發於壓力大、焦慮,及情緒不穩定的人群。因此,中醫強調「肝氣疏泄」,通過情緒管理來避免肝氣鬱結,進而減少胃氣上逆。
症狀頻繁應盡早治療
何柏蓉表示,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能只有輕微的不適感,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會因長期未治療,而發展出更嚴重的併發症,如食道潰瘍。甚至增加食道癌風險,如果出現頻繁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應及早尋求醫療建議。
她指出,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時,強調內外兼治,通過調理脾胃、疏肝理氣、生活方式的改善來緩解症狀。如果症狀較嚴重,建議找專業的中醫師診治,針對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