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國家級抗藥性計畫明年砸2億 力拚5年抗生素用量減5%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4日)公布,行政院已核定2025至2029年,由衛福部與農業部共同執行「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明年將啟動投入2億元;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期盼達成5年內抗生素用量減5%、超級細菌「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感染,下降10%等7項目標。
羅一鈞指出,抗生素抗藥性是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全球每年約500萬人的死亡與抗藥性有關,本週四、9月26日聯合國將於紐約召開抗生素抗藥性高階會議,宣示全球政治領袖跨部門防治抗藥性決心,而我國行政院日前也已核定「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將於明年啟動。
羅一鈞說明,該計畫以防疫一體(One Health)為架構,期透過「建立和發展國家抗生素管理協調機制」、「確保動物用、人用之抗生素源頭及流向管理」、「提高民眾及醫療專業人員認知」、「優化醫療照護感染預防和控制」、「推動抗生素抗藥性整合性共同監測與風險評估機制」等5大策略強化我國抗生素抗藥性防治及提升醫療照護機構感染管制效能。
國內感染症權威、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抗藥性細菌的傳播,若無法獲得控制,使得有效治療的抗生素減少,將增加病人感染且難以控制,增加住院天數及醫療費用,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在新冠疫情後,全球情況都更惡化。
張上淳指出,抗生素抗藥性威脅若持續惡化,估計全球至2035年的平均壽命將縮短1.8年,至2050年經濟損失可達GDP的2%-3.5%,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因此必須正視這項問題。
張上淳提到,在學界、公衛領域中,這項問題長達10幾、20幾年受到關注,疾管署也有爭取一些經費對醫院感控做努力,並於2009年建立監測系統,但人用與動物用抗生素抗藥性會互相影響、互相感染,因此管理必須跨部會合作,期望在這項5年計畫中,可以在醫界、動物界與政府合作下,一起讓抗生素抗藥性問題獲得理想的控制。
羅一鈞表示,目前計畫希望達成5年內抗生素用量減5%、超級細菌CRAB感染下降10%等7項目標,其中將CRAB感染下降列為頭號目標,是因為國內重點監測的8種超級細菌中,CRAB在醫院加護病房病人的抗藥性,去年與今年占比已達7成5,在一般住院病人也有6成,因此列為「重中之重」。
疾管署感染管制及生物安全組長陳婉青補充,目前CRAB已被世衛列為優先關注的15種抗藥性細菌之一,且對人體健康危害分級也是最嚴重。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