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蠟瓶糖隱憂 醫建議:陪孩子認識食品營養標示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從先前的魔芋爽到近日的「蠟瓶糖」(或稱蠟皮糖),都是在社群平台如抖音、TikTok爆紅,甚至有網紅推廣吃播影片,在小朋友圈蔚為風潮,而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也提出,蠟瓶糖可能存在食安疑慮。對此,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如瑩建議,如果家長能從小培養孩子,吃任何包裝食物前有先看營養標示的習慣,就可以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有疑慮的加工食品時,有多一層的戒心與懂得拒絕的勇氣。
陳如瑩在臉書專頁「陳如瑩醫師-小兒腸胃 親子減重」發文說明,蠟瓶糖外觀像個小瓶子,外層是蠟,裡面裝滿了糖漿或果醬。源自20世紀初的美國,當時叫做Nik-L-Nip。而近期抖音和YouTube等平台,讓這種糖果再度被大家討論。
陳如瑩表示,衛福部對這款糖果的食品安全提出了警告,因為許多蠟瓶糖並沒有標示清楚的成分,裡面可能含有對健康不利的色素或工業蠟。且在中國網路上販售的蠟瓶糖,大多數沒有正規包裝、沒標示生產商或清楚的成分表、更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或產品代號等資訊,這樣的食物既沒有保障也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可言,完全只是添加了香料或色素的加工品。
陳如瑩指出,蠟瓶糖出現於台灣網購平台之後,家長們都憂心忡忡,很怕孩子在一不注意的狀況吃下了這些危險的食物。這次事件再次呼應日常飲食教育的重要,陪著孩子認識食品營養標示,讓他們能夠學會選擇哪些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拒絕那些來路不明沒有標示的食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