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嬤全身多處痛又累1年多 「纖維肌痛症」作祟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70多歲林阿嬤因全身疼痛1年多到醫院中醫部就診,阿嬤告訴中醫師說「我頭皮痛、臉頰痛、還有大腿、手臂、腰都會痛」,一邊並指出疼痛位置,也自訴1年多沒到西醫就診,但因病況愈差、睡不著,找上中醫。中醫先予治療、同步轉介到風濕免疫科,西醫確診罹患有「公主病」俗稱的纖維肌痛症。
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師劉蕙瑜指,阿嬤接受中、西醫藥治療2個月後,疼痛病況有緩解,從2天發作1次到1週1次,後來記不得最近何時發作了;阿嬤還笑著對劉醫師說「終於能好好睡一覺了!」。
劉蕙瑜解說,纖維肌痛症是1種慢性廣泛性的疼痛,常伴隨疲勞、睡眠障礙、情緒障礙和其他病症,如腸躁症、慢性疲勞症候群,此疾病病因不明,病理機轉尚在研究階段。除了有廣泛疼痛感外,體檢、實驗室和放射學檢查都無明顯異常,常被認為是身心方面的問題,但越無法確認病況,患者焦躁與憂慮越發嚴重,台灣約有130萬名患者有此病困擾,以20至55歲女性居多,因長期疼痛對醫療照護需求甚高,若未處理好,後續生活品質降低甚至失能。
2018年美國中醫藥雜誌研究顯示,美國人最常用針灸來處理問題的前10名大多與疼痛、情緒、睡眠相關,如下背痛、頭頸痛、失眠憂慮等,上述適應症與纖維肌痛症3大症狀:(1)廣泛性疼痛、(2)睡眠障礙、(3)疲勞息息相關。也因此ULAR(歐洲抗風濕聯盟)將針灸視為相對安全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能有效改善疼痛。
劉蕙瑜表示,纖維肌痛症在中醫歸類為「痺症」,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無論是外邪、外傷及內在情志因素都可使經脈氣血運行不暢。中醫根據患者體質、疾病屬性加以辨證治療,針藥治療亦依不同患者有專屬治療方式。林阿嬤先以中醫針灸、中藥治療後,疼痛問題有緩解;西醫也配合給藥治療,提醒患者中、西藥要間隔1小時以上服用。治療2個月後,阿嬤病情就有明顯好轉。而家屬的陪伴及必要時的心理治療,也都很重要。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