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長痔瘡 如廁爆血!雷射消融術免坐立不安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28歲妙齡女子整天久坐辦公室,下班後常狂點炸物當宵夜,上個月出現肛門搔癢症狀不以為意,沒想到小便後馬桶竟出現「滿江紅」,內褲也沾上血絲,才驚覺恐是痔瘡找上門,就醫檢查後評估屬第3期,醫師原建議保守治療,但她不想每天上廁所提心吊膽,決定接受自費的雷射消融手術,術後讓她找回好心情。
亞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江驊哲表示,痔瘡是肛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肛門處血管及軟組織(又可稱為「痔瘡組織」)隨著排便習慣不佳、懷孕生產、年齡增長而逐漸鬆弛老化,一旦又有飲酒、吃辛辣食物,或者整天久站久坐,都會導致肛門壓力過高,造成痔瘡組織充血、脫垂,嚴重時,甚至會「掉出」體外,令人整天坐立難安。
至於痔瘡患者為何上廁所會出血?江驊哲解釋,這是因當民眾用力排便時,質地較硬的糞便會與充血腫脹的痔瘡組織摩擦,導致痔瘡被磨破,等到糞便通過肛門後,擠壓的壓力逐漸變小,此時鮮血就會從破掉微血管流出,所以通常都是排便後才開始滴血,整條糞便末端也會看到鮮紅色血液。
江驊哲指出,因女性必須採取坐姿如廁,因此即使只是小便,腹部及骨盆腔也都會出力,造成下腹腔壓力增加,萬一本身痔瘡已經很嚴重,加上腹部用力排尿,雖然沒有被糞便摩擦,痔瘡組織也會破裂滲血,輕則沾染細微血絲,嚴重的話可能會血流不止。
該名患者經檢查後屬內痔第3期,建議採保守療法即可,如外用塞劑或藥膏,搭配飲食生活習慣調整,但患者考慮後,認為痔瘡已造成生活極度不便,除了得天天帶護墊出門,還得提心吊膽,因此主動提議願意接受自費雷射消融手術治療。
經由極細光纖在肛門口穿刺2至3個小洞,再透過雷射高波長光熱能量,迅速消融脫垂的痔瘡組織後,痔瘡大幅消退,且手術過程中幾乎不會流血,僅會有些許腫脹感,術後隔天即恢復日常生活;患部多半會在6至8週恢復到正常狀態,非常適用1到3期痔瘡療程,後續只要避免劇烈運動,很快就能揮別痔瘡帶來的陰霾。
江驊哲並建議,民眾平時務必要攝取足夠水分和高纖蔬果,避免久坐久站,遠離抽菸、酗酒及適度運動,尤其要養成正確且規律的排便習慣,不要上廁所時追劇滑手機,如果有痔瘡前兆,也能在家溫水坐浴,消緩不適感覺,若症狀嚴重,就得就醫治療,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