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處暑「秋乏」愛睏又傷肺! 正確養生增免疫安神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2)日24節氣中的處暑,代表暑氣逐漸消去,天氣漸涼。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表示,氣溫下降、日照時間縮短,易出現倦怠、懶散及情緒憂鬱等,俗稱「秋乏」,依中醫養生觀點,七情分於五臟,憂的情志為肺,兩者相互影響,將導致免疫力降低,長期下來恐傷及肺臟,建議培養樂觀心情、情緒調適及規律作息,搭配小麥、百合、甘草及紅棗依比例調配成元氣養神茶,緩解秋乏,亦能養心安神。
黃上邦分享,處暑,秋意正濃,非常適合登高望遠,暢遊賞景,暑氣將慢慢退去,逐漸轉為涼爽的天氣,但日夜溫差極大,清晨及傍晚天氣較為寒涼,應注意保暖,衣著上採洋蔥式穿搭,避免感冒,平時可從事散步、登山等舒緩運動,並提醒此時氣溫尚高,飲食衛生須特別留意,沒吃完的飯菜應盡快放置冰箱,以免細菌快速繁殖,造成食物中毒。
秋季易患呼吸道疾病 潤肺防燥
黃上邦指出,秋季主燥,正是過敏性鼻炎、呼吸道疾病好發時節,養生應重在潤肺防燥,面對無止盡的外在威脅,除了應注重養生,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外,在日常保健上,可使用薄荷、桔梗、魚腥草等依比例沖泡成清熱利咽茶,達到宣肺利咽、止咳化痰及疏散風熱之功效。
胃腸疾病好發 重養胃生津
夏秋的過渡期,胃腸疾病好發之時!黃上邦建議,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忌生冷、燥熱、辛辣、菸酒等,以免造成腸胃不適,不只如此,平時也可在家使用石斛、麥冬及茉莉綠茶依比例調配成清和養胃茶,方可達到滋陰清熱、養胃生津之效果。
天氣變化倦怠、懶散 預防秋乏
黃上邦提及,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日照時間縮短,許多人容易出現倦怠、懶散及情緒憂鬱等問題,也是俗稱的「秋乏」,依中醫養生觀點,七情分於五臟,憂的情志為肺,兩者相互影響,憂鬱情緒將會導致免疫力降低,長期下來恐傷及肺臟,是以此時培養樂觀心情、情緒的調適及規律作息將格外重要,平時可以小麥、百合、甘草及紅棗依比例調配成元氣養神茶,緩解秋乏所帶來的不適,同時還可達到養心安神之效。
處暑按壓3穴位 清胃熱、安神
●內庭穴:位於足背2、3趾間,趾蹼緣後方凹陷處。以指腹按壓至有痠痛感,以達清胃熱、助消化。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部,內踝後緣與阿基里斯腱之間凹陷處。先以拇指揉按,慢慢加重力度至明顯痠痛感,有益腎降火、緩解皮膚搔癢。
●曲澤穴: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及小指側緣連線之凹陷處。以指腹反覆重壓,直至有痠痛感,達到安神解失眠、泄熱、鎮驚之效。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