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6歲童心雜音竟是心房中膈缺損 心導管手術關閉「破洞」

2024/08/09 13:20

小葉與小云分別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出席記者會,中為陳俊宇醫師。(記者劉婉君攝)

小葉與小云分別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出席記者會,中為陳俊宇醫師。(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6歲的小葉與小云(化名),分別因心雜音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診為「心房中膈缺損」,左右心房中間有個約1公分的破洞,右心房也有輕度擴大,2人同日接受「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手術後,成功將心房中膈缺損順利栓塞 ,術後4天出院,也無任何併發症。

奇美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宇表示,「心房中膈缺損(ASD)」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發生的機率約1/1500,是相當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心房中膈上出現破洞,導致左、右心房的血液相互交通,若不及時處理,日後可能逐漸出現肺動脈高壓、心臟衰竭或是心律不整等嚴重的心臟問題。

6歲女童「心房中膈缺損」,在心房中隔上出現破洞,透過「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手術,關閉破洞。(記者劉婉君攝)

6歲女童「心房中膈缺損」,在心房中隔上出現破洞,透過「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手術,關閉破洞。(記者劉婉君攝)

陳俊宇說,以心導管技術取代開心手術,不僅疤痕較小,且復原時間快,有健保給付。但需注意仍有少數併發症可能發生,例如傷口血腫、心包膜積水(<1%)、心律不整、房室傳導阻塞、休克、血管傷害及感染,極少數會有磨損或是關閉器脫落,以上各種併發症合併統計起來大約為1%。且於術後1個月內,要避免激烈的碰撞與運動、6個月內要服用藥物以及避免細菌的感染(預防心內膜炎),6個月後,即可恢復正常活動,不會有所限制。

陳俊宇提醒,如果孩童有心悸、頭痛、體力衰退,甚至是心雜音、暈厥、經常呼吸喘、家族有猝死病史等情況,建議安排詳細檢查,如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檢查,以確保心臟健康狀況。尤其是在家族有心臟病史者,更應該定期健康檢查。也應注意飲食均衡、活動適度、預防感染及依醫囑按時服藥並定期回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